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的《自沾益出宣威入东川》。诗中描绘了诗人从沾益出发,经过宣威,进入东川的旅途生活,充满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乡村生活的向往。
首联“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徵”,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将出衙与居衙的生活进行比较,指出出衙虽离开了官场的束缚,但仍然感到如同在衙门中的苦闷,而这种苦闷又不同于日常的烦恼,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颔联“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旅途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随遇而安,遇到树木就停下来休息,到了村落就住宿,与牛猪为伴,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颈联“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通过“蚤”(通“早”)和“蝇”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忙碌与疲惫。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是早早起床,赶路不停;前方的苍蝇预示着未来的困难与挑战,后方的苍蝇则象征着过去的烦恼与困扰,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尾联“任诩东坡渡东海,东川若到看公能”,借用苏轼“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豪情,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愿意像东坡先生一样勇往直前的决心。同时,也寄寓了对到达东川后的期待与好奇,希望在那里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或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期待,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