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九逵阻雨

飘风终夕号,客子念明发。

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

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

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

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

慌忽梦吴江,香羹荐春鳜。

非关重土思,远道心迫卒。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绵不绝的风雨,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愁绪。诗中的“飘风终夕号”形象地展现了狂风的肆虐,而“客子念明发”则表达了旅人在风雨之夜对黎明的期待与不安。接着,“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雨声和泥泞的声响,感受到一种压抑和沉重。

“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环境的恶化,牛马在雨水中迷失,春日的云雾遮蔽了城市的轮廓,营造出一种荒凉与无助的氛围。而“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则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强调了情况的迅速恶化,青枫树的根部已被雨水冲刷得看不见踪迹,象征着变化之快和破坏之深。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表达了诗人因担忧旅途的艰难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一夜白头的心境,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强烈,让人感同身受。最后,“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则以反常的天气现象作为结尾,既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灾难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怀石湖寄吴中诸友

江梅千树绕楞伽,记得临行尽著花。

青子熟时应忆我,绿阴成处正思家。

听莺此际堪携酒,烧竹何人共煮茶。

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郁裕州忠节诗

仓皇战守强撑支,力尽孤城竟死之。

不谓真卿能备寇,终然南八是男儿。

尘昏何处归辽鹤,月黑空山叫子规。

不负平生忠孝志,故人亲勒墓前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元旦朝贺

仙音缥缈恊和鸾,天上春回白玉阑。

日出鸡人齐唱卯,雪消风伯为驱寒。

万方玉帛看王会,一岁仪文重履端。

满目升平题不得,白头惭愧直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进春朝贺

玉殿千官拜冕旒,紫衣京兆在前头。

四时盛德初临木,先日严寒已送牛。

气转苍龙当法驾,风回明庶动宸斿。

圣王和令思行庆,次第颁恩下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