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黄。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

栽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

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东南的沧海郡,幕府中的清风堂。
诗书如同周公孔子的教诲,琴瑟奏响着羲和黄帝的乐章。
君子并非只为个人快乐,朋友从远方而来共聚一堂。
言语间兰香相接,岂止于十步之遥。
美德之星聚在一起,光芒照耀千年。
道义的味道清新可取,文采思绪高飞如翔。
笙磬共鸣和谐,光彩都振奋激昂。
培养的都是桃李满园,栖息的都是凤凰群集。
精心雕琢的玉石成为镇府之宝,金器铸就如干将般威武。
啊,滕子京先生,这高尚的情怀长久以来都散发着芬芳。

注释

沧海:大海。
幕府:古代官署。
清风堂:清雅的厅堂。
周孔:周公、孔子,代表儒家学说。
羲黄:羲和黄帝,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和黄帝。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朋:朋友。
言兰:比喻美好的言辞。
十步香:形容香气远播。
德星:象征美德的星辰。
道味:道德的韵味。
文思:文学创作的思维。
笙磬:古代乐器。
桃李:比喻培养的学生。
鸾皇:凤凰,象征高贵。
镇圭:古代的一种玉器,象征权力。
干将:古代名剑,象征勇猛。
滕子京:历史人物,北宋时期官员。
芳:芳香,引申为美德或声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通过对海陵滕从事的文会堂的描绘,赞美了其清雅的环境和高尚的人格。首句“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展现了地方的壮丽景色与堂馆的清幽氛围。接下来,“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黄”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和对和谐音乐的追求。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君子之风,朋友的到来使得欢乐倍增。“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以兰花比喻朋友的才情,言谈之间香气四溢。诗人进一步强调,他们的聚会能带来深远的影响,如同“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赞美了朋友们的道德风范和卓越才华,如清泉般可汲取,如飞鸟般自由翱翔。接下来的“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形象地描述了他们思想交流的共鸣,气氛热烈而激昂。

“栽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表达了主人对后辈的培养有方,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以珍贵的器物象征他们的才华和志向。最后,诗人高度评价滕从事的品格,“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文会堂美好传统的长久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文会堂的场景,赞扬了主人的品德和才情,以及聚会中人们的交流与互动,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天平山白云泉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临。

隐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润腾龙飞,散作三日霖。

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

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

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月好群籁息,涓涓度前林。

子晋罢云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拟去,复发沧浪吟。

乃云尧汤岁,盈盈常若今。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兹焉如有价,北斗量黄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古鉴

磨此千年鉴,朱颜清可览。

君看日月光,无求照人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感]韵

四民诗(其一)士

前王诏多士,咸以德为先。

道从仁义广,名由忠孝全。

美禄报尔功,好爵縻尔贤。

黜陟金鉴下,昭昭媸与妍。

此道日以疏,善恶何茫然。

君子不斥怨,归诸命与天。

术者乘其隙,异端千万惑。

天道入指掌,神心出胸臆。

听幽不听明,言命不言德。

学者忽其本,仕者浮于职。

节义为空言,功名思苟得。

天下无所劝,赏罚几乎息。

阴阳有变化,其神固不测。

祸福有倚伏,循环亦无极。

前圣不敢言,小人尔能臆。

裨灶方激扬,孔子甘寂默。

六经无光辉,反如日月蚀。

大道岂复兴,此弊何时抑。

末路竞驰骋,浇风扬羽翼。

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

愿言造物者,回此天地力。

形式: 古风

四民诗(其二)农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

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

九载襄陵祸,比户犹安辑。

何人变清风,骄奢日相袭。

制度非唐虞,赋敛由呼吸。

伤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一夫耕几垄,游堕如云集。

一蚕吐几丝,罗绮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

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