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初度君谦以词为寿和之(其二)皂罗袍

且作山中宰相,依然玉带蟒绣为袍。

扁舟范蠡去迢迢。五湖烟景无人要。

金庭玉柱,傲彼伊皋。清风明月,卑他管萧。

洞天福地谁曾到。

形式: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鏊在六十三岁时,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自比为山中的宰相,不拘泥于传统的官服,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他引用了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象征着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金庭玉柱,傲彼伊皋”一句,将自己与古代的贤臣伊尹、周公相提并论,但又以“傲”字表现出一种超越与独立的精神状态。最后,“清风明月,卑他管萧”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官场的不屑。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六十三初度君谦以词为寿和之(其三)驻马听

镇日逍遥。过去韶华不可招。

幸有还丹大药,绝胜盐梅金鼎和调。

百年过半总劳劳。奔名逐利何时了。慨彼时豪。

东门黄犬,徒增烦恼。

形式:

六十三初度君谦以词为寿和之(其四)清江引

古来富贵谁长保。早是抽身好。

裴相午桥庄,疏傅都门道。到如今,尚瞻高节操。

形式:

梁州序.吴惟谦同年寿词

投簪前日,悬弧今旦,节值中秋刚半。

玉山回首,升沈眼见多般。

幸有丹崖翠壑,明月清风,天与吾人管。

任他荣贵也高眠,无喜无忧便是仙。

攀桂侣,曲江宴。看英雄三百纷消散。

年七十,几人健。

形式:

梁州序.过太湖

东山如画,西山如黛,七十峰峦映带。

白银堆里,分明涌出楼台。

最喜微风不起,明月高悬,万顷玻璃碎。

始知世上,也有蓬莱。濯足船头好快哉。

笳鼓闹,管弦沸。看画船摇曳人初醉。

千载后,定谁继。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