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杂咏(其二)

叠嶂高于髻,冲衢直似绳。

天长明野烧,寺远见慈灯。

故垒群雄恨,荒坟毅魄凭。

山农安土俗,亦自酒如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塞北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首联“叠嶂高于髻,冲衢直似绳”,运用比喻手法,将连绵起伏的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峻峭;而将宽阔的道路比喻为紧绷的绳索,凸显道路的笔直与辽阔。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塞北独特的地理风貌,也暗示了边疆的辽远与壮美。

颔联“天长明野烧,寺远见慈灯”,前一句写出了广阔的原野上,夕阳余晖映照下的野火,天际线被拉长,显得格外辽阔;后一句则通过远处寺庙中的一盏慈灯,象征着希望与信仰的光芒穿透了夜色,给人以温暖与慰藉。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温馨的意境。

颈联“故垒群雄恨,荒坟毅魄凭”,转而描写历史遗迹。故垒是古代战争留下的痕迹,群雄恨则是对英雄豪杰的怀念与敬仰;荒坟则代表了逝去的生命与历史的沧桑。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尾联“山农安土俗,亦自酒如渑”,最后两句转向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描绘。山农们安居乐业,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习俗,生活平静而充实。这里的“酒如渑”用以形容酒的丰富与醇厚,暗示了当地人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深厚的饮酒习俗。这一联以民风民俗收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也让人感受到了塞北人民质朴的生活态度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塞北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以及当地民风民俗的描绘,展现了塞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6)

沈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梁归途舟行即事(其一)

五月长风息,轻寒御薄绵。

江村喧晚市,岸树叠晴烟。

既惬幽居境,非无买酒钱。

乡关知渐近,良友话归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大梁归途舟行即事(其二)

天际乌云合,山头急雨来。

跳珠江鸟没,喷雪浪花回。

篷暗收书帙,舟停望石台。

林端有空翠,万里夕阳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康园

挽笮沿溪曲,船风逆浪迟。

园亭藏䆗窱,水木散华滋。

坐入羲皇世,人添岩壑姿。

形神殊自远,相对复为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湘舞弟归自汝宁

怜尔风尘色,言归自汝南。

依人昔未惯,长路近方谙。

白鹤三山旷,鹪鹩一粒贪。

早知缣素贵,从此事春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