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万里江山沐浴着尧舜般的太平气象,使君的书信却显得空荡荡。
官署内无事,官员早早归家,田野上歌声四起,反映出百姓生活富足。
石制茶鼎中茶水翻腾,泛起白色的泡沫,海螺状的酒杯盛满酒,泛出红色的光晕。
宴会还未结束,宾客们的兴致正浓,他们将宴席移到月光下,享受秋夜的美景。

注释

万里:形容范围广大。
承平:太平盛世。
尧舜风:比喻贤明政治。
尺素:古代书写材料,这里指书信。
空空:形容信件内容少。
庭中:官署庭院。
无事:没有公事。
吏:官吏。
归早:早早下班回家。
民意丰:民心得意,生活富足。
石鼎:古代煮茶的器具。
斗茶:品茶比赛。
浮乳白:茶水表面的泡沫。
海螺:形状像海螺的酒杯。
滟波红:酒液在灯光下泛红。
宴堂:宴会厅堂。
嘉宾:尊贵的宾客。
兴:兴致。
移下:移步到。
秋光月色:秋天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酬李光化见寄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社会安定、民生富庶的景象。"万里承平尧舜风"赞美了太平盛世,如同古代贤君尧舜时期一样和谐。"使君尺素半空空"暗指书信往来频繁,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进一步描绘了地方官吏勤政爱民,百姓生活安宁,田野间歌声四起,反映出民众内心的满足和欢乐。"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品茗饮酒的雅致生活,以及宴会上的热闹气氛。

最后两句"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写宴会意犹未尽,但宾客们在秋夜月色下继续畅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范仲淹的文人情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一)

交亲莫笑出麾频,不任纤机只任真。

远护玉关犹竭力,入陪金铉敢周身。

素心直拟圭无玷,晚节当如竹有筠。

道本逍遥惟所适,吾生何用蠖求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酬滕子京同年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

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

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

如共茂先瞻气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方秀才

高尚继先君,岩居与俗分。

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

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赠馀杭唐异处士

名动公卿四十秋,相逢仍作旅人游。

青山欲买难开口,白发思归易满头。

厌入市廛如海燕,可堪云水属江鸥。

故乡知己方都督,千树春浓种橘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