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黄节对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情缅怀。诗中提到的"攘胡事"可能指的是抗击外敌的战争,而"曾城对夕烽,故山邈海汜"描绘了战争的烽火连天和家乡的遥远。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的经历,感慨时光荏苒,与朋友一同追忆崖山战役(张世杰抗元)的英雄事迹,认为这些历史文献对于维护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烂烂厓山云,落落慈元记"表达了对张世杰忠诚与英勇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世往足嗟伤,文垂亦纲纪"强调了历史记录的价值,不仅是哀悼过去,也是为了警醒后人。
"追寻乱微日,补拾缺亡理"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和对缺失知识的弥补。"岂惟心贺诗,所慕在紫水"表达了对张世杰精神的景仰,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自然景象如"金门桃始华,春林燕方垒",寓言人生的起伏和离别,"负贩尔巳劳,得舍情何自"流露出对生活的艰辛和选择的感慨。最后,诗人向陈侯表达感激之情,强调了乡土情谊和对先贤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的诗篇,体现了黄节作为学者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