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行至通远驿

蛟龙徙窟穴,平地生湫渊。

奔湍挟劲驽,倒射千山穿。

玄云正朋兴,飞雨宙合悬。

下踏不测溪,上戴有漏天。

行与雷电斗,万足莫敢前。

沾涂蔽四体,耳目玩已偏。

愧闻叱犊声,力尽垄上田。

一饱庶可冀,前村有炊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行进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蛟龙徙窟穴,平地生湫渊”运用比喻,将雨水比喻为蛟龙从天空降落,形成深潭,形象生动。接下来的“奔湍挟劲驽,倒射千山穿”写出了雨势之急,仿佛箭矢穿透山峦,展现了雨的力量。

“玄云正朋兴,飞雨宙合悬”进一步描绘乌云密布,雨水如朋友般聚集,天地间连成一片。诗人行走其中,“下踏不测溪,上戴有漏天”,暗示雨大路滑,环境险峻。他与雷电对抗,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行与雷电斗,万足莫敢前”是诗人的豪情壮志,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退缩。“沾涂蔽四体,耳目玩已偏”则写出雨打湿全身,视线受阻,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欣赏着这场雨景。

最后,诗人以农夫的形象作结,“愧闻叱犊声,力尽垄上田”,感叹自己未能像农夫那样辛勤耕耘,只希望能有一饱之需,远远看见前村升起的炊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雨中行进的艰辛与乐趣,以及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雨霁隘口山行

云根吹阴晴,日脚递隐见。

欲持并州刀,剪取丝雨断。

风翻万叶背,雾走千峰面。

灵岳犹混茫,初烟与为冠。

谁能扫氛霾,复此东南观。

天开崖嶂古,愁破岚霞绚。

仆夫指前溪,石濑已可乱。

杂花飘空林,客眼误霜霰。

讵惜泥沾衣,徘徊为芳瓣。

形式: 古风

青玉峡龙潭

苍崖天一围,径转吐雄瀑。

灵山孕真源,金膏出其腹。

奔云从空来,数里势屡曲。

意嫌鸿濛隘,未肯受迫束。

化工惜元气,万古与之蓄。

跌为孤潭幽,神物有起伏。

纡徐向平川,余响戛寒玉。

谁云一泓窘,百宝可沐浴。

倒穿大瀛底,日月入亦绿。

地深云霞幽,自暮抵朝旭。

如闻清猿啼,下饮涧水渌。

兹区实琴德,幽接轩与顼。

遂令遗世士,无言转温肃。

镌痕洗春苔,万石尽可读。

我游岂云多,终老难餍足。

绵暖天地心,清寥在奇服。

形式: 古风

归宗寺看月

碧空无云雨所洗,长风舒波一万里。

大月入户天苍凉,幽人揽衣坐惊起。

孤光远映金轮峰,唤取空山生海水。

是时孟夏甫过望,太阴未觉亏全体。

老蟾飞镜入匡庐,骊龙吐珠出彭蠡。

一片愁心天地青,半空岛色星辰绮。

法宫钟鼓宵沈沈,雄压天声万山趾。

长廊可饭数百僧,浊酒相呼二三子。

夜深人稀声籁绝,犬吠虫吟清可喜。

诸天寂寂守龙象,下界纷纷斗牛蚁。

诸僧鼾睡了不闻,佛亦无言垂两耳。

绕庭千遍看未足,更欲开门觅山鬼。

愁入天边坏塔孤,梦飞海外神州几。

吾闻世界本沤浮,何况人身一稊米。

百年易尽如风镫,聚散死生皆偶尔。

要持屡劫妙明心,一学昭文绝成毁。

君知今夕是何年,佛在虚堂正弹指。

形式: 古风

喷雪亭瀑

惊雷破山龙衙衙,数里已闻飞瀑哗。

隔山两重可望见,犹被青嶂微相遮。

连冈叠岭起又伏,其径屈曲常山蛇。

先闻绝境早神往,一旦得路如奔麚。

适逢绝壁梯磴险,以手代足相钩爬。

满山石镜亦可悦,日光照耀莹丹霞。

三步回看五步坐,远衔鄱岭明金沙。

力穷足茧瀑始出,两谷跌断中谽谺。

观龙垂胡各叫绝,乃叹述者言非夸。

泣珠恍探泉客窟,织绡疑入鲛人家。

细如烟纨袭雾縠,危若冰柱转雪车。

何年共工陷鳌极,海水倾向东南斜。

九州天惊雨脚逗,袖手颇复哀神娲。

青霄倒垂星宿海,客欲往泛愁无槎。

力穿深潭九地破,对足或抵欧罗巴。

横飞水气百步外,色有黛绿兼赪霞。

凄寒惊成满肌粟,奇幻疑是双眼花。

石梁界空何代造,我意未较天台差。

其旁独树张大盖,太古冰霰融根芽。

偶非神参茁五叶,否则奇卉开三丫。

小僮相从颇解事,支炉煮瀑烹新茶。

瀑似天龙下听讲,我如敷坐围袈裟。

更从石屋访遗迹,残砖坏藓空盘蜗。

士有山林往不返,问名与氏知谁耶。

吾侪疏懒本天放,晚殉一壑非穷奢。

奔腾不归少至老,人海一堕终无涯。

诛茅枕流愿莫遂,相对惟有长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