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雪亭瀑

惊雷破山龙衙衙,数里已闻飞瀑哗。

隔山两重可望见,犹被青嶂微相遮。

连冈叠岭起又伏,其径屈曲常山蛇。

先闻绝境早神往,一旦得路如奔麚。

适逢绝壁梯磴险,以手代足相钩爬。

满山石镜亦可悦,日光照耀莹丹霞。

三步回看五步坐,远衔鄱岭明金沙。

力穷足茧瀑始出,两谷跌断中谽谺。

观龙垂胡各叫绝,乃叹述者言非夸。

泣珠恍探泉客窟,织绡疑入鲛人家。

细如烟纨袭雾縠,危若冰柱转雪车。

何年共工陷鳌极,海水倾向东南斜。

九州天惊雨脚逗,袖手颇复哀神娲。

青霄倒垂星宿海,客欲往泛愁无槎。

力穿深潭九地破,对足或抵欧罗巴。

横飞水气百步外,色有黛绿兼赪霞。

凄寒惊成满肌粟,奇幻疑是双眼花。

石梁界空何代造,我意未较天台差。

其旁独树张大盖,太古冰霰融根芽。

偶非神参茁五叶,否则奇卉开三丫。

小僮相从颇解事,支炉煮瀑烹新茶。

瀑似天龙下听讲,我如敷坐围袈裟。

更从石屋访遗迹,残砖坏藓空盘蜗。

士有山林往不返,问名与氏知谁耶。

吾侪疏懒本天放,晚殉一壑非穷奢。

奔腾不归少至老,人海一堕终无涯。

诛茅枕流愿莫遂,相对惟有长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喷雪亭瀑布的壮观景象。首句“惊雷破山龙衙衙”以雷声比喻瀑布的轰鸣,形象生动。接着,诗人通过“数里已闻飞瀑哗”和“隔山两重可望见”展现了瀑布的气势和距离感。行走在曲折的山路上,“连冈叠岭起又伏”,仿佛山路如蛇,瀑布在远处时隐时现。

诗人惊叹于瀑布的美丽,形容它“满山石镜”、“日光照耀莹丹霞”,并以神话传说中的共工撞击不周山比喻瀑布的源头。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如“细如烟纨袭雾縠”、“危若冰柱转雪车”,展现出瀑布的动态美和奇特质感。

诗人感叹瀑布的壮观,联想到天地自然的神奇力量,同时也流露出对瀑布来历的好奇和对古人遗迹的探寻。最后,诗人感慨人生如瀑布般奔腾不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瀑布的壮丽景色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哲思。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万杉寺五爪樟

万杉化去无一杉,惟有寺前老樟在。

樟分五体同一本,身历百龄更千载。

旁达涧壑根已深,直干霄空气不馁。

云垂太阴逗雷霆,风翻白日动光彩。

危柯半入烟冥冥,细叶还铺雪皠皠。

化人伟奇丈六身,猛士雄健尺八腿。

全张数爪鳞之而,俯视众木身傀儡。

古来贤豪谁抚摩,其人已往不相待。

惟有五老之奇峰,共对青天无倦怠。

虽言乾坤要支拄,未免得罪庸与猥。

下穿已愁伤地媪,上拿又恐妨真宰。

独立无友大哉謷,众人皆忌甚矣殆。

自是刀斧莫能入,皮坚有类披铁铠。

大材讵肯腐山林,神物犹思避菹醢。

吾闻豫章生七年,便可与龙斗沧海。

何况此树世希有,寿过凡樟逾百倍。

愿为楼船击西夷,知君九死终不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还琴志楼山居赠陈大范二罗二

昔行万里登峨眉,雪山挂眼穷坤维。

神州积气不可辨,俯视下界心魂悲。

周郎陆弟共携手,看云听瀑贪恢奇。

一别名山迹如埽,梦飞不度天彭道。

同游数子各风烟,此意苍茫令人老。

前年投劾去大梁,尘土凝面须眉黄。

不须物憎早自废,径欲往诣无何乡。

尚怜匡庐在人境,手剪莱棘开山堂。

昨依帅府客武昌,时复走入崔嵬藏。

宗雷陶谢岂并世,令我望古神惨伤。

自分山中侣麋鹿,岂期世外同衣裳。

陈兄高奇范兄伟,罗弟思心偏斐亹。

揽佩褰裾无旧新,顾我痴愚犹我韪。

俱怀逸兴干烟霄,共走穷山触蛇虺。

弥空际宙心期在,未觉乾坤委荒隘。

万壑天风答笑声,千林海月窥襟带。

怜余鬓发久苍浪,提挈雄肝聊一快。

默数欢游已得双,休惊壮齿难成再。

龙藏麟见圣无权,一壑悠悠自可专。

我悟支离为道本,君知拥肿得身全。

酒乾烛烬无言说,五老同忘旦暮年。

形式: 古风

栖贤涧石歌

栖贤涧谷有奇石,倒卧青冥神所擘。

鳌背惊翻海水飞,龙髯陡接天云立。

奔霆日夜摇撼之,万古空山皆霹雳。

跌势纷如矢坠空,涓流巧作珠穿隙。

其旁清稳百盘陀,倚涧临流可敷席。

水石相遭岂不平,自从天籁发噌吰。

道人两耳痴聋久,问是水鸣还石鸣。

试抚孤琴动山响,方知水石两无声。

形式: 古风

范二赋琴志楼诗并寄由甫感其相爱作此答之

走昔万事不挂眼,黄金散尽千无忧。

西蹑峨眉眺雪岭,东登泰岱观瀛洲。

途穷日暮一掉头,匡庐来弄松风秋。

不能专城且专壑,有此木末三间楼。

阿父悬车不出户,板舆自奉安仁母。

杜陵弟妹黔娄妻,相携共入云深处。

屏风宴坐百重霞,布水经行四时雨。

此福差堪傲世人,全家冰雪清忘暑。

名山重到忽经春,旧雨陈侯君雨新。

忆弟每看三峡月,思亲常对五峰云。

君家门外浮天水,门内三龙头腹尾。

楼船过汝不相闻,握手神州几千里。

两家兄弟感天末,嗟我与君皆仲子。

我兄已殁十九年,惟余我弟私相怜。

知君三人亦共命,梦飞海色迷吴燕。

山楼十日共欢谑,阑干坐懒岩花落。

屐齿千峰异笑啼,酒杯万古同哀乐。

君言龙眠山水幽,意拟移家住灊霍。

后者三茅前二匡,他年姓氏都成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