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玉楼春·有感》由清代诗人石洢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情感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蘼芜绿尽春山杳”,以蘼芜的绿意消散,春山渐隐,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万物凋零的氛围,暗示着情感的消逝与人生的无常。接着,“红叶因风寒不扫”一句,借落叶随风飘散,表达了一种无法挽留的哀愁与无奈。
“故人原自胜新人,何必相逢怜手爪。”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旧情的怀念与对新欢的不屑。诗人认为,与老朋友相聚时的真挚情感远胜于初遇时的新鲜感,因此不必过分迷恋新相识的人。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暗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芳颜不信无同好,一片离心秋草草。”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情感的普遍性与孤独感。即使是最美的面容,也不一定能够找到真正懂得欣赏与陪伴的人,这使得离别之心如同秋天的荒草,无处不在,难以摆脱。这一句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最后,“叮咛谁更领深情,只有阶前秦吉了。”诗人以秦吉了(传说中能模仿人类语言的鸟)的形象,表达了对深情无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哀。阶前的秦吉了或许能听到人的言语,却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情感深意。这句话将情感的隔阂与孤独感推向了极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玉楼春·有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情感、人性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