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晖令子领举予往贺以诗见赠次韵答之

渺渺韭溪居上流,相思无奈驻行舟。

天香和月浮丹桂,秋水到门来白鸥。

教子今为探花使,忧君欲起见京楼。

留连故有新诗赠,高谊难将杂佩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史鉴所作的《吴廷晖令子领举予往贺以诗见赠次韵答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前往祝贺吴廷晖令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表达了对吴廷晖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首句“渺渺韭溪居上流”,描绘出韭溪的悠长与宁静,隐喻着吴廷晖家的清雅与高洁。接着“相思无奈驻行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吴廷晖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等待与期盼。

“天香和月浮丹桂,秋水到门来白鸥”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将天香、月、丹桂、秋水、白鸥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里的“天香”、“丹桂”象征着高尚的品德,“秋水”、“白鸥”则寓意着清澈的心灵与纯洁的友情。

“教子今为探花使,忧君欲起见京楼”两句,既是对吴廷晖教育有方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吴廷晖即将进入京城、实现理想抱负的祝福。其中“探花使”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吴廷晖令子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

最后,“留连故有新诗赠,高谊难将杂佩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吴廷晖深厚友谊的珍视与感激。诗人通过创作新诗作为回赠,希望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这份友谊的重视,但又深知难以用普通的礼物来完全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吴廷晖及其令子的赞赏与祝福,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和吴益之留题接待寺之作

旅寓松陵厌市声,偶从兰若畅幽情。

水边行道来僧影,壁上笼纱护客名。

荷叶补衣秋色净,竹房清暑夜灯明。

庙堂虽与江湖接,未许投閒老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吴泽民归梅堰

宾馆穷经独下帷,吾家同叔每相资。

青山折简招归隐,白首逢人在别离。

此日梅花应待雪,新年芝草又生池。

溪边无数垂杨柳,欲绾行舟住少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留别胡有本

秦溪分手各天涯,灯市相逢喜又嗟。

远地故交能几会,满城春雪向谁家。

川原近海潮多应,光景催人日易斜。

明发归舟渺烟水,思君双鬓欲成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西园八咏(其一)藏书屋

牙签缥带满堂垂,未许沂公独擅奇。

请俸写来还自校,借人看去岂为痴。

晴窗露展虞生蠹,净几潜披矢下帷。

培养真成济时具,又将馀力教家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