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城道中

平原遗巨垒,云是古梁城。

树木童童出,䲭鸢帖帖鸣。

澄空来急吹,何处委芳英。

往事随流水,凄然伤我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梁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句“平原遗巨垒”,开篇即以“巨垒”点明梁城的历史遗迹,暗示这里曾是军事重镇,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痕迹。接着“云是古梁城”,进一步确认了地点,同时也为下文的描述铺垫了背景。

“树木童童出,䲭鸢帖帖鸣。”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的景象:树木茂盛,生机勃勃;而高飞的䲭鸢(一种大型猛禽)在空中盘旋,发出阵阵鸣叫,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又宁静的氛围。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美。

“澄空来急吹,何处委芳英。”这两句则转向对天气和季节的描写。清澈的天空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风声,似乎预示着某种变化即将发生。同时,诗人又发现了落花满地的景象,“委芳英”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情景,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最后,“往事随流水,凄然伤我情。”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历史的思考之中。他意识到,无论过去多么辉煌的历史,最终都如同流水般逝去,无法挽留。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遗迹的哀思,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对生命短暂的忧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桃源郭外

驱车大堤上,四顾多草莱。

严吹崇朝止,层凌蔽岸来。

行行思古道,故故立荒台。

满目皆陈迹,聊将浊酒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过渑池悯旱

风沙扑面吹,疲马厌行迟。

迢递经函谷,崎岖上渑池。

遗民遭丧乱,久旱转流移。

不有甘霖降,何能脱死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望嵩山

巩洛纵游观,嵩山势郁盘。

三呼开澒洞,四岳壮维翰。

松偃彤霞古,云凝紫盖团。

应当作霖雨,沾足救时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过鼎湖得雨

好雨来天阙,层云覆鼎湖。

九农承厚泽,四海慰来苏。

丰稔行将见,炎蒸坐觉无。

老夫殊有喜,狂舞动三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