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别王仲言秘书

百草各有种,春至不栽培。

交情重故知,岂论才不才。

相识十年初,再见天之涯。

共饮一杯酒,粲若红颜开。

人生有此乐,知复能几回。

契阔几已深,矧尔病与衰。

朔风从何来,吹白枝上梅。

天寒日欲莫,又乃行色催。

君去江水西,我归近天台。

东西道路长,未可心膂摧。

明朝碧云多,伫思良徘徊。

形式: 古风

翻译

各种草木各自生长,春天来临无需人工培栽。
深厚的友情在于老友,才智与否并非衡量标准。
初次相识已有十年,如今重逢在遥远天边。
共饮一杯酒,笑容如花般灿烂绽放。
人生中有这样的欢乐,又能体验几次呢。
离别之情已深深烙印,更何况你正病弱衰老。
北风吹过何处,吹落枝头梅花白。
天寒日暮,行色匆匆催人归。
你往江水西去,我返回靠近天台的地方。
东西方向的道路漫长,难以承受这离别的伤痛。
明日碧空如洗,我将长久地思念徘徊。

注释

栽培:种植、培养。
故知:老朋友。
岂论:岂在乎、不考虑。
初:开始、初次。
天之涯:极远的地方。
粲若:明亮如、灿烂如。
复:再、又。
契阔:离别、阔别。
矧:况且、何况。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莫:傍晚、黄昏。
行色:出行的神色、行程的紧迫。
天台:山名,这里指代家乡。
心膂:内心、情感。
摧:使……受挫、承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的《漳州别王仲言秘书》,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王仲言在漳州分别时的情感。首句“百草各有种,春至不栽培”以自然景象起兴,暗示友情如同春天的花草,无需刻意培养,自然生长。接着,“交情重故知,岂论才不才”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不在于才华的高低,而在于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相识十年初,再见天之涯”回忆两人长久的友谊,如今却面临离别,相见不易。“共饮一杯酒,粲若红颜开”描绘了临别时的欢聚场景,气氛热烈。然而,“人生有此乐,知复能几回”又流露出对此次相聚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可能难以再有的欢乐的感慨。

“契阔几已深,矧尔病与衰”表达了对友人身体状况的关心,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朔风”、“吹白枝上梅”等意象,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天寒日欲莫,又乃行色催”进一步加重了离别的紧迫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君去江水西,我归近天台”,虽然相隔两地,但他们都深知道路漫长,情感纽带不可轻易断裂。“明朝碧云多,伫思良徘徊”以期待明日的思念,收束全诗,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题林氏学海楼

长江欲趋海,日夜不肯休。

终然至海后,大小同一流。

君家学海名,旧有江上楼。

取义诚在斯,终始志欲侔。

云门接沧波,碧玉浩远浮。

一瞬便可得,垂则良易求。

兹道无小成,勉矣归藏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三月十七日登粤秀山

去乡廿载阙登临,未尽红棉此日心。

文教灭亡何有地,江山芜乱又成林。

马行石榜三君篆,鸟啭苍崖百步阴。

犹许老夫来吊望,旧踪无意更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白龙寺

万木梢头见塔尖,道人于此卜幽潜。

深林六月风敲竹,古寺三更月入龛。

天旱蛟龙藏窟宅,水枯鱼鳖露须髯。

我来赤日祈甘雨,卧听萧萧泻屋檐。

形式: 七言律诗

游浯溪

□□□□□□奇,金石辉辉万古垂。

论定固知名贵正,时危更识礼从宜。

溪山不老刊长在,天地重开继者谁。

多少舣舟咸有纪,况予毕戍可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