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行途中在长安的所见所感。首句“沽酒长安日暮寒”,点明了地点和时间,长安的日暮时分,寒气袭人,诗人选择在此刻饮酒取暖,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接着,“风尘马上一冬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越风尘,冬末时节的景象,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荆高饮去馀燕市”这一句,借用了荆轲和高渐离的故事,以及燕市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情的怀念。荆轲与高渐离是战国时期燕国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慷慨悲壮的气息。在这里,诗人通过“饮去”二字,似乎在说,那些曾经的豪情壮志已经随风而去,如今的燕市,又如何能承载起那份意气?
最后一句“此地今谁意气看”,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站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发出感慨:在这片土地上,又有谁能像荆轲和高渐离那样,展现出真正的意气风发呢?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当下世态炎凉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以景入情,以史喻今,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故事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英雄时代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