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代内赠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埽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形式: 古风

翻译

宝刀斩流水,永不停歇。
我心意随你行,情意绵绵不断。
离别后门前草,秋巷转绿春又来。
清扫却再生,草盛满行踪。
凤凰初相遇,雄鸟惊飞雌鸟离。
游云飘落何方山,再未见回归。
商人从高楼出发,知你秋浦驻留。
梁苑只剩空锦被,阳台梦中雨淋漓。
我家曾三任宰相,失宠西秦去。
旧日歌舞仍在,凄凉声传四邻。
乐曲升入紫云,却无人倾听。
我如井底桃花,盛开却不知向谁笑。
你如天边皓月,不愿一次垂照。
照镜子已认不出自己,离别使我憔悴深沉。
如何能有秦吉了,为我传达内心愁绪。

鉴赏

这首诗的鉴赏如下:

这是一首表达深情与别离之苦的诗歌。开篇“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以鲜明的意象描绘了时间的连续性和感情的不可割舍,通过对比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亲人或爱人的牵挂之深。

接着,“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直接表达了追随之情,如同水流一般绵长难断。紧接着,“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埽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描绘出时间流逝和离别后的变化,以及回忆中情感的深刻。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这一句,则以凤凰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彼此初次相遇的喜悦以及最终不得不分离的情感波折。随后,“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迷茫,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这两句,通过描绘远方的情景和近处的孤寂,强化了思念之情的深度,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忆。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则回到了个人家庭背景和失意的情感,旧日的歌谣仍在耳边萦绕,增添了诗中的哀愁。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这一部分,则以比喻和自况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如同隐秘之物一般的孤独感,以及对外界的无奈与自嘲。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则直接将对方比作高不可攀的明月,强调了彼此之间距离的不可逾越。最后,“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则通过对镜中影像的自省,以及对往昔情感的追问和对未来的期许,结束了全诗。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深切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是一篇表达离别之苦、思念之长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杰作。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形式: 古风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形式: 古风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形式: 古风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

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

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

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