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逆着沧江而上,如同见到秋天的明月。
明亮的秋月映照在洁白的玉璧上,犹如山阴之雪般皎洁。
夜晚的隐士停止了行程,商贾也忘了清晨出发。
扬帆驶过天门山,回头望去牛渚已消失在视野中。
江水漫长,顺风而行,日出时晨雾散去。
朋友虽近在咫尺,但新旧欣赏的距离却像胡越般遥远。
我将青兰寄予你,愿我们的友情长存不断。

注释

沧江:江水。
溯:逆流。
归:返回。
白璧:洁白的玉璧。
秋月:秋天的月亮。
皓:洁白无瑕。
山阴雪:浙江山阴的雪。
幽人:隐士。
宵征:夜晚出行。
贾客:商人。
早发:清晨出发。
天门山:地名,长江上的重要关隘。
回首:回头看。
牛渚:地名,长江边的山。
没:消失。
川长:江水长远。
信风:顺风。
日出:太阳升起。
宿雾:早晨的雾气。
故人:老朋友。
咫尺:很近的距离。
新赏:新的欣赏。
胡越:古代两个相隔遥远的地区。
青兰花:象征高雅的礼物。
惠好:美好的情谊。
庶:希望。
不绝:持续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陵地区泛舟游玩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两句,以动静结合的笔法,勾勒出诗人在夜色中泛舟返回时所见之景。其中,“沧江”指的是长江的别称,而“溯流归”则表达了诗人逆水而上的情态。“白璧见秋月”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白璧山在这里成为观看秋夜明月的绝佳地点。

接下来的“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一句,用了“皓如山阴雪”的比喻,将秋月映照下的白璧山与洁白的山阴雪进行对比,强调了月色之明净。这里不仅美化了自然景物,也反衬出诗人心中的清澈和宁静。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幽人”指的是隐居之人,而“停宵征”则表明他们不急于一时。与此同时,“贾客”即商旅之人也“忘早发”,显示出一种对时间的豁达和从容。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两句,则是诗人继续航行的情景。“进帆”意味着扬帆前进,而“天门山”则是一处著名的地理标志。同时,“回首牛渚没”则表达了诗人的怀旧情绪,通过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思,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两句,继续描写自然景象。“川长”指的是江河的延续,而“信风来”则表明诗人对这悠久而又持久之物的深信。随后,“日出宿雾歇”则是对时间流转和天气变化的观察,日出驱散了夜间的迷雾。

最后,“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两句,诗人的情感开始向朋友倾泻。“故人”指的是旧友,而“在咫尺”则表达了一种近在咫尺的渴望。与此同时,“新赏成胡越”则可能是在赞美某位朋友的才华或成就,通过对“胡越”的提及,传递出一种文化上的交流和认同。

整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丰富的情感以及流畅的节奏,展现了唐代诗人李白在自然风光中的情怀与生活态度,以及他那颇具浪漫色彩的人际交往。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形式: 古风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

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

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

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二)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詶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

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

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

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