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齐山

出郭行五里,落日众山赤。

中环翠凝峦,秀色起千尺。

风流杜牧守,壮语镌妙画。

我来严冬初,俯仰一今昔。

人烟久变故,鬼怪据幽僻。

披丛得小径,往来遭折屐。

乱石排犬牙,荒洞泯龙迹。

空馀岩前碑,雨日自淋炙。

黄花既非时,何以供太白。

但须历层巅,一笑天地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此诗《登齐山》由元代诗人贡奎所作,描绘了诗人登临齐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山川之美与自然之韵。

首句“出郭行五里,落日众山赤”描绘了日落时分,群山在夕阳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火红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壮丽而热烈的氛围。接着,“中环翠凝峦,秀色起千尺”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翠绿与挺拔,秀美之色直插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风流杜牧守,壮语镌妙画”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典故,表达了对杜牧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山川美景的感慨与赞美。接下来,“我来严冬初,俯仰一今昔”则点明了时间的更迭与季节的变化,通过“俯仰”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人烟久变故,鬼怪据幽僻”描绘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界的独特魅力。“披丛得小径,往来遭折屐”则展示了诗人探索自然、寻找路径的过程,以及在自然中行走的艰辛与乐趣。

“乱石排犬牙,荒洞泯龙迹”通过描绘山中的乱石与荒洞,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野性。“空馀岩前碑,雨日自淋炙”则通过古老的碑文,反映了历史的痕迹与岁月的沧桑。“黄花既非时,何以供太白”则以黄花非时开放,引出了对季节更替与自然规律的思考。“但须历层巅,一笑天地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豁达与宽广心境,以及对宇宙之大、人生之短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5)

贡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荼蘼架

西园检春事,积雨断馀红。

荼蘼压高架,皎皎晚日烘。

翠蔓点残雪,清香度微风。

幽人对之坐,莹然此心同。

徘徊不忍去,片月来高空。

宛如万玉娥,素袖舞云中。

珠玑露颗缀,翠佩烟光笼。

爱花不受折,枝柔刺盈丛。

携酒醉其下,慰此良夜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宿凤口会九万兄

扁舟下沧溟,日暮浮云散。

青山衮衮随,十里行不断。

古廛集人烟,舣缆临绝岸。

谁知兄弟情,邂逅忽相见。

篙师轻波澜,呼啸惊夜半。

贪程虑涉险,欲往还自算。

推篷视天宇,白露下凌乱。

众星亦已没,落月破微暗。

念此局促身,倏然重三叹。

形式: 古风

登虎丘山

古士雅巾屦,具舟约芳游。

朝晴出西郭,午凉登虎丘。

松径度遥岭,历此层级修。

当时吴王剑,硎光裂岩幽。

平甸眺万顷,閒瞻烟树稠。

颇闻山僧贤,飞锡下林陬。

独遗方丈室,于焉集清流。

一簟可平生,岂惜半日留。

煮茗试泉冽,焚香延宿篝。

疏雨催晚归,溪波散浮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河上阻风次韵袁伯长

奔河逆牵舟,北风忽中阻。

篙师勇支撑,腾跃势如舞。

尘沙晦高旻,泥水污后土。

雹飞起潜蛟,树拔乱惊羽。

须臾西日霁,云端散红缕。

维此造化工,而我获窥睹。

故人适同怀,破险出奇语。

明朝稳张帆,万里端自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