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辛丑都门元夕二首(其二)

彩笔愁拈,画屏倦倚,良辰谁共游冶。

小篆香消,微波帘卷,还又夕阳西下。

曾说金钱买,信一刻、春宵无价。

旧时月色依然,酒边心事慵写。

此际乡城漏永,应扫尽碧云,庭院潇洒。

暗卜油花,频挑烟蕊,遥忆长安今夜。

相对团栾影,尽肠断、吴兰词帕。

梦约教寻,从他灯穗红灺。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鉴赏

这首《探春慢·辛丑都门元夕二首(其二)》是清代词人周之琦的作品,描绘了元宵佳节时的孤独与怀旧之情。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都门度过元宵之夜的情景。

"彩笔愁拈,画屏倦倚",诗人以愁绪满怀,提笔作画,却无心欣赏,倚靠画屏,显示出内心的孤寂。"良辰谁共游冶",感叹无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流露出对往昔热闹的怀念。

"小篆香消,微波帘卷,还又夕阳西下",通过描绘香烟消散、帘幕轻动和夕阳西沉的景象,暗示时间流逝,更显孤独。"曾说金钱买,信一刻、春宵无价",回忆起曾经认为金钱无法衡量的珍贵夜晚,如今却独自品味。

"旧时月色依然,酒边心事慵写",月色依旧,但心情已改变,酒也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此际乡城漏永",夜晚漫长,乡愁涌上心头。

"应扫尽碧云,庭院潇洒",想象家乡的庭院此刻或许也洒满月光,显得格外宁静。"暗卜油花,频挑烟蕊",借点燃蜡烛的动作寄托思念,遥想长安今夜的情景。

"相对团栾影,尽肠断、吴兰词帕",看到团圆的灯火,更勾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吴兰词帕成为情感的载体。"梦约教寻,从他灯穗红灺",最后以梦境收尾,希望能通过梦境寻找慰藉,任由灯花燃尽。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元夕夜晚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和现实孤寂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惜秋华(其一)偕许滇生、少农、斌梅舫同聊,宿万寿寺

秀挹庭阴,破烟霏、放出林间山影。

茶话未阑,侵寻竹房催暝。

相携半榻闲身,到世外、栖鸦才定。清听。

又廊腰、暗落风边凉磬。前事枉重省。

叹衣珠无觅,鬓丝尘凝。新侣旧、欢依然,素心堪证。

看花待约芳期,问何日、翠娇红靓。松径。

且明朝、玉栏同凭。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惜秋华(其二)媭砧课读图为王少鹤农部题

旧业青箱,诵先芬、幸托茕茕月姊。

珠树俊才,名成捣衣声里。

冰绡细写前尘,照灯影、柴门深闭。谁记。

有元龙、省识当时情事。宫锦艳柯里。

是寒砧叠就,香罗文绮。霜杵泪、痕悽红,尚沾掺指。

扁舟画省归来,胜清沔、相望天际。迎侍。

趁明年、一帆春水。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燕归梁.汲县与家人别

烟柳凄迷夕照沈。离思难禁。无根风絮苦商参。

歧路外、两分心。促春相见残春别,新怅望、更从今。

竹鸡啼处瘴云深。且休向、梦中寻。

形式: 词牌: 燕归梁

宴清都(其一)从弟耕腴俟我于管城,同行至许昌辞归里门,怃然有作

翠羽东风便。邮程隔,始知家近天远。

看云念久,连床梦熟,快心重见。

题襟怕说分襟,况旧隐、仍孤望眼。

试问取、老圃闲花,横枝暗叶谁剪。

匆匆半载京华,尘劳自省,羁思空乱。

繁台夜月,隋堤细柳,一番春换。

相携步屧吟眺,胜路逐、衡湘去雁。

待长成、新种丹榴,归来未晚。

形式: 词牌: 宴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