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乐(其一)

朝上大堤头,暮上大堤头。

大堤诸女儿,游冶不知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女子游乐图景。诗人以“朝上大堤头,暮上大堤头”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循环,暗示了女子们日复一日地在大堤上游玩的情景,展现了她们生活的闲适与自由。

接着,“大堤诸女儿,游冶不知愁”两句,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这里的“大堤女儿”指的是那些在大堤上游玩的年轻女子,她们无忧无虑,沉浸在游玩的乐趣中,甚至忘记了忧愁的存在。这种对自由和快乐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部分女性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和欢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尤其是城市生活中,女性参与社交活动的普遍现象及其对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襄阳乐(其二)

女萝复可缝,兔丝复可织。

唯有菖蒲花,郎自不曾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襄阳乐(其三)

大堤诸女儿,歌舞日相逐。

郎今定怜谁,夙昔谁家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屋]韵

襄阳乐(其四)

郎君但坐饮,听我白雪弦。

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襄阳乐(其五)

杨州大估客,千金作一装。

谁敢攀贵德,牵坏侬衣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