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乐(其三)

大堤诸女儿,歌舞日相逐。

郎今定怜谁,夙昔谁家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襄阳地区女子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们在大堤上歌舞相伴的日常,以及对爱情的憧憬与忧虑。

首句“大堤诸女儿”,点明了地点和人物,即一群生活在大堤上的年轻女子。接着,“歌舞日相逐”描绘了她们每日以歌舞为伴,相互追逐嬉戏的欢乐场景。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自由的气息。

随后,“郎今定怜谁,夙昔谁家宿。”则转向了对爱情的探讨。这两句诗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女子对于未来伴侣的期待与担忧。她们在享受当下快乐的同时,也对未来可能的爱情对象产生了好奇与思考,担心自己未来的幸福归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古代女子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爱情的渴望与忧虑,体现了人性中普遍的情感追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襄阳乐(其四)

郎君但坐饮,听我白雪弦。

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襄阳乐(其五)

杨州大估客,千金作一装。

谁敢攀贵德,牵坏侬衣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襄阳乐(其六)

诧侬断信使,还书亦不作。

微薄自怜侬,欢岂自微薄。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三洲歌(其一)

何处估客豪,杨州估客豪。

象牙持作樯,鍮石持作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