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相赞

逾重城为何事,悟明星自欺谩。

试问出山,何似入山。含元殿里,犹觅长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出山相赞》由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通过独特的构思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逾重城为何事”,开篇以疑问句式,引人深思,似乎在探讨人们追求的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里的“重城”象征着重重的束缚或世俗的困扰,而“为何事”则追问着人们在这些束缚中寻求的是什么。这种提问方式,既揭示了人生的困惑,也激发了读者对于自身追求的反思。

“悟明星自欺谩”,紧接着上句,诗人似乎在说,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往往被自己的幻想或自我欺骗所迷惑,忽略了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真实需求。这里的“明星”可能象征着人们心中的理想或目标,而“自欺谩”则表达了对这种自我欺骗行为的批判。

“试问出山,何似入山”,这一转折,提出了一个对比性的思考:是选择走出束缚,还是继续深入其中?“出山”意味着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入山”则可能是深入自我,探索内心的深处。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选择,也是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含元殿里,犹觅长安”,最后两句将思考推向了更深层次。含元殿,古代皇宫中的重要建筑,这里可能象征着权力、地位或繁华的生活。然而,即便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仍然在寻找心中的长安,即理想中的美好之地。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永恒追求,也暗示了即使在看似完美的环境中,人们也可能感到不满足,追求真正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我、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类普遍情感的细腻捕捉。它不仅仅是对出山与否的探讨,更是对生命意义、个人成长与自我发现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维摩赞

机不可触,病不可医。说黄道黑,引蔓牵枝。

要见众生不病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观音赞

大士真慈念群生,有如慈母忆其子。

尽尘毛刹世界海,一一具此一念中。

惟此一念不退转,如子得母亦复然。

眼声耳色互三昧,情与无情同證入。

有能不作实證想,当知此相亦非实。

忽若子母不相知,大士实相常现前。

形式:

血书心经为圆相赞

色何从眼,声不到耳。耳色眼声,血滴滴地。

出乎尔,反乎尔,全身不在圈里。

形式: 古风

师子国相赞

十方国土中,应身何彼此。春在花,月在水。

要令当处不留情,好看翻身狮子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