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句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夕阳西下,流水东流,春天的风光无尽,柳树蔓延到何处。
在巫娥庙中,雨滴低垂,宋玉宅前,微风吹过柳枝。
榆荚不嫌弃与桃花竞相翠绿,深色的柳叶与粉红的桃花相互映衬。
灞上和汉南千万株柳树,有多少人在宦游他乡,因别离而感伤。

注释

日落:夕阳。
水:流水。
西复东:向西再向东。
春光:春天的风光。
柳何穷:柳树无尽。
巫娥庙:巫娥庙。
低含雨:低垂着雨滴。
宋玉宅:宋玉的居所。
斜带风:微风拂过。
榆荚:榆树的果实。
争翠:竞相翠绿。
桃花:桃花。
映红:相互映衬红色。
灞上:地名,位于长安附近。
汉南:汉水之南。
游宦:宦游,外出做官。
别离:离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远离家乡的游宦生活的感慨。

"日落水流西复东" 这一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交错,强调了光阴的变幻不居,暗示着季节更迭和生命无常。紧接着 "春光不尽柳何穷" 把握住春天最美好的时刻,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其繁茂和生机勃勃,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永恒生长力的赞叹。

下一联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描绘了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景象。巫娥庙和宋玉宅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水滴穿叶间的微妙声音,以及轻柔地拂过建筑物表面的风,都是诗人捕捉到的细腻之处。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这两句通过对比,将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榆树和荚树虽然是常见的小草,但在春天也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与桃花这春日佳景中的明星,共同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最后一联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承接前面的描写,将视野开阔至广袤的林木之中。诗人通过对灞河流域内众多柳树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着自己漂泊他乡,游宦作客,对家园的思念和离别的忧伤。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运用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起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歌阕樽残恨却偏,凭君不用设离筵。

未趍雉尾随元老,且蓦羊肠过少年。

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

羽书正急徵兵地,须遣头风处处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老拾遗归朝

洛桥风暖细翻衣,春引仙官去玉墀。

独鹤初冲太虚日,九牛新落一毛时。

行开教化期君是,卧病神祇祷我知。

十载丈夫堪耻处,朱云犹掉直言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洛阳

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

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