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四乐(其四)

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

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襟。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

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名为《幽居四乐(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邵尧夫的缅怀之情,并通过邵尧夫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邵尧夫,作为诗中的对象,被描述为在广袤的土地上,稳坐时必定正襟危坐,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坚定与平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邵尧夫精神境界的敬仰。接着,邵尧夫领悟到了宇宙间的奥秘,这种领悟让他不受外界事物的侵扰,心灵得以空灵,百事皆息。气定神闲,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人进一步阐述,邵尧夫以风月为谈资,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与古代圣贤心灵相通的方式,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揭示出邵尧夫内心深处与先贤们共享的那份纯真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邵尧夫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通过邵尧夫这一角色,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古代哲人智慧的崇敬。

收录诗词(154)

高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字:存之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2年 - 1626年

相关古诗词

谪居

自昔悲羁旅,局促讵非迷。

丈夫志四方,高楼岂荆扉。

昭旷苟在怀,凭运与委蛇。

岭海何必恶,四时有丹荑。

我来一甲子,即事多所怡。

华馆绝尘鞅,水木澹幽姿。

好鸟时一鸣,静蕴流天机。

纵心八极外,蛰心在几微。

历览千古书,此理不吾欺。

被服诚无斁,真赏欣自如。

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栖迟。

自非高堂恋,鹿门乃在兹。

形式: 古风

考亭恭谒朱夫子

束发自龟勉,所志非浮荣。

辨涂慎所之,择术居其贞。

魏魏云谷翁,绍孔明六经。

群书万卷破,奇功一原并。

自从子舆来,倬绝莫与京。

如何取径子,繁弦乱中声。

计身亦诚便,畔道非所宁。

我来拜阙里,斋心矢其诚。

归轸探神奥,发轨谨门庭。

董道而不豫,聊以拙自成。

形式: 古风

夏日閒居

长日此静坐,终日无一言。

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閒。

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

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形式: 古风

水居诗

少敦诗书好,长嗜山水娱。

一朝谢簪组,而来居菰芦。

青山当我户,流水绕我庐。

窗中达四野,喜无垣壁拘。

桃柳植长堤,菱荷被广渠。

徒侣有渔父,比邻惟田夫。

虚堂白日静,恍若游黄虞。

兀兀日趺坐,欣欣时读书。

会兹动静理,常得性情舒。

恓然以卒岁,去此将焉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