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次韵董禹川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涉世真成百罅舟”,以舟喻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复杂多变、充满缺陷的认识。接着,“漫教俗子相壶丘”一句,通过讽刺世俗之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态度。
“投林老去三椽在,堕甑年来万事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老去的林中之物,三椽象征着支撑生命的支柱,而“堕甑”则暗示了过去种种努力与追求的终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努力与追求的无奈与释然。
“只欲携儿耕甫里,谁能著酒换凉州”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法实现理想状态的无奈。这里,“耕甫里”象征着理想的田园生活,“著酒换凉州”则是对改变现实、逃避困境的渴望。
最后,“绝怜扬子津头雨,管断江南庾信愁”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雨季的深切情感,同时也暗含了对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作品中哀愁情绪的共鸣。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诗人情感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