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书到眼只眵昏,出郭寻山聊解纷。
驱马去迎三丈日,与僧同卧一窗云。
竹间挥麈风相及,松下烹茶手自分。
回首微官堪底用,他年泉石是知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汪藻在繁忙政务之余,出城寻山,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首句“文书到眼只眵昏”形象地表达了公务缠身的疲惫感,而“出郭寻山聊解纷”则展现了诗人渴望摆脱俗务,寻找内心平静的愿望。
接着,“驱马去迎三丈日”描绘了诗人骑马迎接初升的太阳,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与僧同卧一窗云”则表现了诗人与僧侣共度时光,享受自然之美的悠闲生活。
“竹间挥麈风相及,松下烹茶手自分”两句,通过竹林中挥麈谈笑和松下独自煮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最后,“回首微官堪底用,他年泉石是知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隐居山林、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忙碌的官场生活中抽离,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过程,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不详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风埽阳侯雪阵平,雨催摩诘画图成。
气吞浦溆重林尽,秋著江湖去鸟明。
厚禄故人无一字,长年三老伴馀生。
会须满意开怀抱,到眼庐山不世情。
苔连深竹楚江干,分与幽人宴坐看。
映得图书终日翠,凄成风雨未秋寒。
渭川昔漫誇千亩,锦里今须种数竿。
移取辟疆园畔去,免教童子报平安。
且欲相随苜蓿盘,不须多问沐猴冠。
菊花有意浮杯酒,桐叶无声下井栏。
千里江山渔笛晚,十年灯火客毡寒。
男儿几许功名事,华发催人不少宽。
向侯拄笏意千里,肯为俗弹头上冠。
何时盛之青琐闼,妙语付以乌丝栏。
日边人去雁行断,江上秋高枫叶寒。
向来叔度傥公是,一见使我穷愁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