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威胜军张判官

北地不知春,惟看榆叶新。

岑牟多武士,玉麈重嘉宾。

野燐惊行客,烽烟入远尘。

系书沙上雁,时寄日边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北方的人不知道春天的到来,只看到榆树的新叶生长。
山岭上的战士众多,珍贵的玉麈酒杯招待尊贵的宾客。
野外磷火让旅人惊恐,烽烟弥漫进入远方的尘土。
把书信系在沙滩上的大雁身上,希望能时常寄给遥远边疆的人。

注释

北地:北方地区。
榆叶新:新长出的榆树叶象征春天来临。
岑牟:山岭。
武士:战士。
玉麈:珍贵的酒杯。
嘉宾:尊贵的宾客。
野燐:野外磷火,可能是鬼火或烽火。
烽烟:战争中的烽火。
远尘:远方的尘土。
系书:系在(雁)身上。
沙上雁:沙滩上的大雁。
日边人:指遥远的边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威胜军张判官》。诗中描绘了北方春天来临时的独特景象,榆树新叶代替了冬季的萧瑟,象征着生机的复苏。"岑牟多武士"一句,以岑牟(古代的一种马饰)暗指当地武勇之士,表达了对张判官的敬意。"玉麈重嘉宾"则表达了对张判官这一重要宾客的重视和欢迎。

接下来的两句,"野燐惊行客,烽烟入远尘",通过磷火和烽烟的意象,渲染出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紧张气氛,为送别增添了离别的沉重感。最后,诗人以"系书沙上雁,时寄日边人"收尾,寓意张判官将书信寄托给南飞的大雁,期待它们能跨越千里,将问候和思念传递给远方的朋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边关战事的关注,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送客回马上作

南浦空波绿,西陂夕照寒。

瑶华伤远道,芳草送归鞍。

翠敛遥山叠,氛收古泽宽。

衰容畏秋色,不及楚枫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

吴江通海浦,画舸候潮归。

叠鼓山间响,高帆鸟外飞。

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

试问还家客,辽东今是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赵山人归旧山

屈贾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吟抛楚畹兰苕老,归有淮山桂树留。

聒耳春池蛙两部,比封秋坞橘千头。

嗔条怒颖真堪愧,莫染衣尘更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润州通判屯田

船头初转两旗开,清晓津亭叠鼓催。

自古江山最佳处,况君谈笑有馀才。

云愁海阔惊涛涨,木落霜清画角哀。

善政已成多雅思,寄诗宜逐驿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