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褚生滔赴试

久撤皋比绝来往,褚生时复疑柴门。

文有波澜堪得髓,座无笙管只清言。

客心落叶秋江绕,别思平芜夕鸟翻。

此去期君战胜后,归来正对菊花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赴试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首联“久撤皋比绝来往,褚生时复疑柴门”以“皋比”象征高官显位,暗示友人即将离开官场,回归简朴的生活状态,而“疑柴门”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前路的关切与担忧。颔联“文有波澜堪得髓,座无笙管只清言”赞美友人的文学才华,同时强调了谈话的纯粹与深刻,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颈联“客心落叶秋江绕,别思平芜夕鸟翻”运用自然景象比喻离别之情,落叶与秋江、平芜与夕鸟,都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舍。尾联“此去期君战胜后,归来正对菊花尊”表达了对友人赴试成功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预设了归来时的欢聚场景,寓意着友情与希望的永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鄱阳别方道人

户庭不出已多年,千里随君意豁然。

饮醉或歌还或泣,鬓蓬疑鬼又疑仙。

讵知衰凤堪为笑,且学涂龟得自全。

今日别离何足恨,终期共住白云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夜同陈澄江张梦麟城壕泛月

森爽秋逢三五中,霜天云物坐来空。

河灌百川还小艇,寺藏荒野亦疏钟。

客啸忽闻清唳雁,月圆真讶吐珠龙。

疑君与我皆仙骨,身世何须更挂胸。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张尚书甬川新修池亭奉母登憩作

圣朝耆旧位登三,彩服公余乐更堪。

东洛抚师双玉节,西园奉母一茅庵。

春晖映处花侵户,冬笋成时竹上檐。

闻道闲居新作赋,承欢养性此能兼。

形式: 七言律诗

赠蒋璞山封君

早游乡校已知名,曾与宾兴听鹿鸣。

修行明经为博士,夏弦春诵课诸生。

官无鼎食千钟愿,老有乡国十亩情。

更笑嬴金何所用,仙郎作吏比冰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