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道上(其一)

村落无树木,鸟兽无羽毛。

江淮数百里,弥望皆黄茅。

山行入郯城,始复见柯条。

枣色远苍郁,柳意寒萧骚。

草屋枳篱中,犬声时囒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梁的《郯城道上(其一)》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朴素的乡村景象。首句“村落无树木,鸟兽无羽毛”,展现出村庄的贫瘠,连鸟兽都难以觅得遮蔽和食物,生活条件艰苦。接着,“江淮数百里,弥望皆黄茅”进一步强调了广阔的地域内,视野所及尽是单调的黄茅,景色单调且缺乏生机。

进入郯城县后,诗人才“始复见柯条”,看到稀疏的树枝,这暗示着环境的转变,尽管微小,但仍给人带来一丝希望。随后,“枣色远苍郁,柳意寒萧骚”描绘出远处枣树深沉的绿色和近处柳树在寒风中的摇曳,虽凄冷但仍有生命力。最后两句“草屋枳篱中,犬声时囒囒”,以犬吠声点染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质朴,虽然简陋,却透出人间烟火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在艰难中寻觅到的一丝生机和温暖。

收录诗词(12)

郑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郯城道上(其二)

江淮日雨雪,入山天始晴。

瀰然千里白,照日增光明。

天无片云黑,野无寸草青。

藐焉余一身,有若纤尘停。

所以古达人,思与大化冥。

形式: 古风

郯城道上(其三)

病骨衰气血,瘦硬柴一把。

晨征霜露寒,两脚痛如剐。

局蹐一舆中,羡杀蓬门寡。

鸡啼茅屋上,牛眠土墙下。

从容指行人,云是南来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早发沭阳

立春早起沭阳程,衾薄空舆梦不成。

浅水无桥牵马渡,晓星如月照人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望夫石

万劫难灰伉俪心,舟中过客底愁侵。

倚门两载嗟行役,知比冈头望更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