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其一)

欲问芗林秋露。来自广寒深处。

海上说蔷薇,何似桂华风度。高古。高古。

不著世间尘污。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翻译

想要询问芗林秋露的来历,它似乎来自那遥远的广寒宫深处。
在海上谈论蔷薇,又怎能比得上桂花的清雅风韵?多么高洁,多么古老。
它不沾染世间的尘埃和污垢。

注释

芗林:指代一个有芬芳树林的地方,可能象征着仙境或隐居之处。
秋露:秋天的露水,常用来象征纯洁或清新。
广寒深处:广寒宫是神话中的月宫,这里指极远或难以触及的地方。
海上:可能指大海或者远离尘世的地方。
蔷薇:一种花卉,象征爱情和纯洁。
桂华风度:桂花的风度,比喻高尚、清雅的气质。
高古:形容事物古老而高雅。
著:沾染。
世间尘污:尘世的污垢,暗指世俗的纷扰和污染。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的词句。"欲问芗林秋露",开篇便以深切的情感发问,芗林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而秋露则象征着清冷和纯洁,诗人想要询问那边的秋夜是否已经降临,露水是否已在叶尖凝结。"来自广寒深处",进一步描绘出那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广寒"二字给人以深邃、幽冷之感。

接着"海上说蔷薇",这里的"海上"更强化了空间上的隔绝,"蔷薇"是一种香气浓郁的小花,它在海风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那边佳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这蔷薇一般,在孤寂中也能保持其独立和纯净。

"何似桂华风度"一句,则将思念对象比喻为神圣而高洁的桂花。桂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清雅,诗人用此来形容所思之人的品格或风采,显示出对对方深刻的敬慕。

最后两句"高古。高古。不著世间尘污",一连串的赞叹词汇"高古"表达了对佳人超脱尘世、不染尘埃的崇拜之情,"不著世间尘污"则更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体上,这段诗词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感,塑造出一个既美好又遥不可及的理想对象形象。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午夜凉生翠幔。帘外行云撩乱。

可恨白蘋风,欲雨又还吹散。肠断。肠断。

楚梦惊残一半。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其二)

谁识芗林秋露。胜却诸天花雨。

休更觅曹溪,自有个中玄路。参取。参取。

滴滴要知落处。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西江月(其三)

得意穿云度水,及时斫玉分金。兹游了却未来心。

怪我归迟一任。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

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番禺赵立之郡王席上

风响蕉林似雨,烛生粉艳如花。客星乘兴泛仙槎。

误到支机石下。欢喜地中取醉,温柔乡里为家。

暖红香雾闹春华。不道风波可怕。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