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鲜佛手贡到恭进皇太后

色妒罗绵味转清,年年包贡值三庚。

封题更进瑶池上,佛手堪供佛手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福建特产佛手作为贡品进献皇太后的场景,充满了对佛手独特魅力的赞美与敬意。

首句“色妒罗绵味转清”,以“色妒”二字生动地描绘了佛手的色泽之美,仿佛能与精美的罗绵相媲美,暗示其色泽之艳丽与诱人。接着,“味转清”则点明了佛手的口感,清新而细腻,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句“年年包贡值三庚”,说明佛手作为贡品,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间(三庚,即农历中的三个庚日)被精心包装后进献给皇太后,体现了其珍贵与重要性。

第三句“封题更进瑶池上”,进一步强调了佛手贡品的尊贵与仪式感。封存的佛手被再次递送至瑶池之上,这里不仅指真实的瑶池,也象征着皇太后的居所,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尊敬与崇仰。

最后一句“佛手堪供佛手擎”,巧妙地使用了“佛手”一词两次,既是对佛手本身品质的赞誉,也是对其作为贡品时庄重仪式的描述。这句话意味着佛手不仅适合供奉于佛前,也适合由专人恭敬地手持,体现了其神圣与尊贵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手作为贡品的独特魅力和其在皇家礼仪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蕴含了对皇太后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松花石屏渔乐图

渔儿舟作家,钓罢舟不繫。

横笛临风吹,悠然葛天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霁]韵

载月泛扁舟,飞萤点点流。

飘光群入夜,报节独先秋。

贴苇明还灭,因风动欲浮。

不须添蜡烛,夹岸散灯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闰六月十二日夜闻蛩

解衣欲就寝,皎月当窗入。

何来蟋蟀吟,枕畔数声急。

想为报秋信,先期鸣唧唧。

咽露已含凉,振羽犹无力。

听久不成眠,旋起披衣立。

徘徊倚轩楹,往事堪追忆。

忆我少年时,感秋多叹息。

亦知终何禆,兴逼不能默。

程子乃达者,见猎有喜色。

我岂如彼贤,好吟实旧习。

形式: 古风

秋信

白帝传金令,霓旌已启途。

祝融收后队,素籁是前驱。

气爽寒疑近,天空远若无。

何须愁代谢,徙倚弄修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