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述(其七)

番儿歌阿干,鲜卑山色寒。

阿干歌声苦,鲜卑水酸楚。

武皇虎豹威,猛力廓郊圻。

骨肉快相啖,诸儿还日稀。

秦川血没腕,六宫已灰飞。

为歌阿干曲,曲终泪沾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读史杂述(其七)》为题,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诗中描绘了历史上的悲剧场景,通过“番儿歌阿干,鲜卑山色寒”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而悲凉的历史时刻。

“阿干歌声苦,鲜卑水酸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沉重与哀伤,仿佛是通过歌声和水流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接下来,“武皇虎豹威,猛力廓郊圻”描述了权力者的威严与扩张,然而这种力量的背后,却是骨肉相残的残酷现实。“骨肉快相啖,诸儿还日稀”一句,直接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无情与残忍,让人不禁感叹人性的复杂与悲哀。

“秦川血没腕,六宫已灰飞”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战场与宫廷,用“血没腕”和“六宫已灰飞”这样的极端景象,展现了战争与权力更迭带来的巨大破坏与牺牲。

最后,“为歌阿干曲,曲终泪沾衣”收尾,诗人以自己的泪水回应了历史的悲歌,表达了对过去悲剧的深深感慨与同情。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对人性、权力与战争的深思。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思想深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读史杂述(其八)

番儿花箭强,金簳狼牙脊。

单枝折如朽,十九胜千百。

兄弟相为依,一如箭在笮。

敦弓交驩好,角弓刺乖隔。

我作折箭吟,阿干第二拍。

形式: 古风

读史杂述(其九)

时危保七尺,恬淡颇有馀。

志扶大厦倾,那得屏人居。

岌岌宋鼎折,扛者须贲诸。

袁刘两骲箭,射堋安得除。

青青石城月,夜夜石城闾。黄?捧玉玺,乳妪竟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读史杂述(其十)

吴翁初虎啸,顾盼生雄风。

领军三十年,对之何梦梦。

跛奴一朝至,探鷇还呼熊。

昨日昭阳殿,今日单于宫。

徒令韦衡州,热血喷长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读史杂述(其十一)

女蜗五色石,用之堪补天。

石破天柱折,明月落长安。

龙子发未燥,奇绩凌齐桓。

明月照四海,如何坐愁叹。

短歌闷欲绝,敲碎黄金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