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

落红几阵清明雨。忆花期、半被晴悭寒阻。

新柳著春浓,早翠池波妒。

粉雨香云消息远,漫旧日、秋千庭宇。凝伫。

正春醒帘外,一声莺语。尘锁宝筝弦柱。

自眉峰惹恨。六么慵舞。深院不成妆,有泪弹谁与。

记得踏青归去后,细共说、花阴深处。心愫。

怕当时飞燕,知人分付。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翻译

清明时节下着零星的落花雨,回忆起花朵盛开的日子,却被晴天的寒冷阻拦了一半。
新柳在春天里显得格外浓郁,早春的池水波光粼粼,仿佛嫉妒它的翠绿。
远处飘来的粉色雨和香云,带来远方的消息,昔日的庭院秋千上空荡荡。
我静静地站立,春日的清晨,帘外传来黄莺的鸣叫。尘埃覆盖了珍贵的筝弦。
眉头上的愁绪让我懒得跳舞,深院中无人帮我梳妆,只能独自垂泪。
还记得那次踏青归来后,我们曾在花荫深处细语交谈。那些心情难以言表。
担心那时的燕子,是否能理解我们的离别之情。

注释

落红:凋落的花瓣。
清明雨:清明时节的雨水。
晴悭:晴天吝啬,指天气寒冷。
新柳:刚发芽的新柳树。
秋千庭宇:庭院中的秋千。
凝伫:长时间站立不动,出神。
莺语:黄莺的鸣叫声。
宝筝:珍贵的古筝。
心愫:内心的情感。
飞燕:春天的燕子。

鉴赏

这首宋词《真珠帘》以清明时节的落红和雨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却又带有些许伤感的画面。"落红几阵清明雨",开篇即营造出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人事的无常。"忆花期、半被晴悭寒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被意外中断的惋惜。

接下来,词人通过"新柳著春浓,早翠池波妒",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但又借"妒"字透露出一丝嫉妒与失落。"粉雨香云消息远",暗示了远方的思念和期待,而"秋千庭宇"则勾起了往昔欢愉的记忆。

"凝伫。正春醒帘外,一声莺语",通过动态的视听感受,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寂静与孤独。"尘锁宝筝弦柱",则转而触及人物内心的苦闷,"自眉峰惹恨",流露出女子的愁绪和无人诉说的哀怨。

"六么慵舞",写出主人公因情绪低落而无心欢愉,"深院不成妆,有泪弹谁与",揭示了她的孤独和无助。最后,词人回忆起过去的踏青之行,"记得踏青归去后,细共说、花阴深处",那份深深的情感寄托在花阴深处的秘密之中。

"心愫。怕当时飞燕,知人分付",以飞燕为载体,表达了主人公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寓言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

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溪楼

花溪老子昔喜花,红云紫霞香满家。

竹溪逸士昔爱竹,翠霭苍烟阴绕屋。

羌兹伟人临溪楼,唐相之裔来溪头。

奄有花竹著楼所,日与溪山作宾主。

手抉银汉地上流,仰送飞鸿俯盟鸥。

沧浪濯缨尘化雪,清泉烹茶团碎月。

曾似元龙意气豪,湖海偃卧百尺高。

又似仲宣销忧赋,客居江左非吾土。

不如祝翁画栏前,梯身此楼近青天。

湔心此溪赴沧海,楼名溪声可千载。

形式: 古风

小楼(其一)

只有书楼日日登,栏干东角每深凭。

一层已是愁无奈,想见仙人十二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小楼(其二)

泥滥花淹燕不归,轻阴时猎酒家旗。

无情最奈墙东柳,正向愁时寂寂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为竹奴解嘲用山谷先生韵

通身有眼更无肠,好上臞庵师子床。

莫作绿衣颠倒想,班姬陈后两凄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