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四首(其二)

别久浑如梦。望江南、平安竹报,经年未捧。

问讯故人无恙否,莫更愁煎病拥。

渐猎猎、西风吹动。

两字加餐传尺素,怕薄寒、还向罗衣中。

须为我,好珍重。本来高格疏梅共。

认前身、冰心雪貌,瑶池仙种。

冬日松筠清见操,春草庭闱代奉。

待秋晚、黄花香送。

菊有芳兮兰有秀,况丹山、十里桐先种。

声激发,听雏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吴藻的《金缕曲·其二》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开篇“别久浑如梦”,表达了词人与亲人久别后恍若梦境般的感觉,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之情。接着,“望江南、平安竹报”寄托了对亲友平安的期盼,竹子象征坚韧和长寿,寓意着词人对亲人的祝福。

“问讯故人无恙否,莫更愁煎病拥”直接询问远方友人的身体状况,担心他们是否遭受疾病的困扰,体现出词人的牵挂和担忧。接下来,“渐猎猎、西风吹动”借西风的吹拂,暗示时光流转,也暗含对相聚的期待。

“两字加餐传尺素”表达通过书信传递关爱,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也能温暖彼此的心。“怕薄寒、还向罗衣中”则想象远方的人在寒冷季节里要保重身体,穿上保暖衣物。词人反复叮嘱“须为我,好珍重”,显示出深厚的情感纽带。

上片以关切之情贯穿始终,下片则转向对亲人的赞美。“本来高格疏梅共”将亲人的品格比作高洁的梅花,赞美他们的清雅和高尚。“认前身、冰心雪貌,瑶池仙种”进一步描绘出亲人的美好形象,如同仙子般超凡脱俗。

“冬日松筠清见操,春草庭闱代奉”以寒冬中的松竹和春天的庭前草木,象征亲人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坚贞和孝顺。最后,“待秋晚、黄花香送”预示着将来团聚时的美好情景,而“菊有芳兮兰有秀,况丹山、十里桐先种”则以自然景物烘托出亲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结尾“声激发,听雏凤”以雏凤的鸣叫作为结句,寓意亲人的成长和未来希望,给人留下温馨而期待的余韵。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祝愿。

收录诗词(295)

吴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自号玉岑子,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 字:苹香
  •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
  • 生卒年:1799~1862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四首(其三)

双桨横塘打。记当年、金钗问字,绛纱帷下。

鹤市春深桃李放,亲见一门风雅。

斗室里、围香不灺。

娓娓清谈霏玉屑,仅丛残、史事从头话。

听未倦,忍轻舍。离怀无奈归帆挂。

最关心,一声珍重,擢头行也。

投赠诗篇珍似璧,十幅衍波长把。

有颗颗、珠光照夜。

入梦故人明我忆,屋梁闲、落月秋如画。

情一往,易牵惹。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四首(其四)

最喜窥全豹。快传来、瑶篇雕就,香梨绣枣。

夫子文章惊海内,家学源流浩渺。

岂宋宪、班昭同调。

只觉天风环佩响,杂仙心,诗意超云表。

脂粉习,一齐扫。扶轮大雅开声教。

费工夫、玉台新选,品题都到。

家国沧桑花月感,一例闲凭闲吊。

诗笔与、史才俱妙。

盥罢蔷薇窗下读,瓣香拈、敬为南丰祷。

名媛集,似君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水调歌头

恨不十年读,空剩百城开。

男儿意气如是,动足即天涯。

浪说签排甲乙,安得经陈庚子,莹雪冷荒斋。

但识断囗处,千古筑书台。或登临,或啸咏,亦佳哉。

蠹鱼食字,常笑未必尽仙才。

且撰等身著述,更带随身图史,莫为此身哀。

太白匡山下,头白可归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浣溪沙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

芭蕉叶上几秋声。

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

误人犹是说聪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