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废园之中茫茫一片春草青翠茂密,却也不能留住春光。野藤荆棘侵占了路径,妨碍着行人的步履。不懂得性情的柳絮偏偏在随风起舞,密集地,轻轻地拂落在人们的脸面上。
有花木的院子的主人是谁呢?一朵孤单的鲜花正在墙角里开的耀眼。可不要怨无人来摘取它,因为它开在春暮,可真不是时候啊!

注释

鹊踏枝:词牌名。
即“蝶恋花”,又名“凤栖梧”等。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
漠漠:广漠无边的样子。
春芜:春草碧绿貌。
春不住:春去了。
碍却:妨碍。
蒙蒙:一作“濛濛”,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
此处指飞絮漫天飞舞。
绣院:指有花木的院子。
明:指花开的耀眼。
如许:这样。
不合:不该。
阳春:温暖的春天。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龚自珍的《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描绘了一幅春天荒芜而寂寥的画面。"漠漠春芜春不住",开篇即写出春草繁茂却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废园的衰败。"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通过描写藤蔓缠绕、荆棘丛生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园子的荒凉与冷落。

"偏是无情偏解舞",运用拟人手法,将飘飞的柳絮比作无情之物,它们随风起舞,更增添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濛濛扑面皆飞絮",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扬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冲击。

"绣院深沈谁是主",此处的"绣院"可能象征着昔日繁华,如今却只剩下了孤寂,无人问津。"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以一朵孤独的花朵在墙角绽放,反衬出整个废园的荒凉,也寓言了生命的坚韧与孤独。

最后两句"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诗人劝慰那朵孤花不必哀怨无人欣赏,因为它的开放已经不合时宜,暗示了美好的事物有时也会遭遇命运的无奈。整首词通过废园的景色,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湘月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芳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

两般春梦,舻声荡入云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上巳将过金陵

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销。

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游匡庐晓行太阳山白鹤峰道中,次李少荃韵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

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

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

山花红夹道,揽辔任勾留。

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

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

炊烟横鸟道,晓雾暗车尘。

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