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五)

鸟鸣芳树,蛙闹葑池。最亲最切,总为提持。

不如三更枝上,一声声是杜鹃啼。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鸟鸣与蛙声起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鸟鸣芳树,蛙闹葑池",描绘了春天里树木繁茂、鸟儿欢歌,池塘边青蛙跳跃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接着,诗人通过"最亲最切,总为提持"这句话,将自然界的生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情感和关怀,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尊重。"不如三更枝上,一声声是杜鹃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杜鹃夜啼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某种执着或思念之情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佛教文化与文学艺术的融合。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六)

西江十八滩声,太白峰头同一眼听。

东海泼天涛澜,集云峰顶同一耳观。

眼耳俱忘,观听皆灭。

三十年后重新举,舜若多神惊吐舌。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七)

一年将尽是今宵,自觉丛林未寂寥。

莫莫堂前香蔼蔼,十分春色上梅稍。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八)

昔日玲珑岩顶上,无端日午现妖星。

黑光照耀四天下,眩惑蠢动并含灵。

人人尽指为太白,山僧亲识破,元却是长庚。

诸人只今要见么,此去明州十万程。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九)

等闲拈起一茎草,贵如泥土贱如金。

活能死兮死能活,那个师僧病最深。

形式: 偈颂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