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歌(其一)

河沥溪头伐鼓行,五湖渡口棹歌声。

怪来画舸如飞去,一百八滩春水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相的《宣州歌(其一)》描绘了河沥溪边的热闹景象和春日江上的生动画面。

首句“河沥溪头伐鼓行”,以“伐鼓”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河岸上忙碌准备启程的情景,仿佛能听到鼓声的节奏,感受到即将出发的紧张与期待。

次句“五湖渡口棹歌声”,将视线转向了渡口,这里不仅有船只穿梭,还有悠扬的歌声回荡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既繁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

“怪来画舸如飞去”,这句话中的“怪来”二字,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让人不禁好奇为何画船会如此迅速。这里的“画舸”指的是装饰精美的船只,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春水的推动下快速前行的景象。

最后一句“一百八滩春水生”,以“一百八滩”形容河流的曲折与险峻,同时“春水生”则点出了季节的更替,春水上涨,为航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水域环境。整句话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挑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宣州地区春日里河岸与渡口的繁忙景象,以及航行于春水之上的船只,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期待。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宣州歌(其二)

强半峰峦带碧流,行人犹说古宣州。

双悬日月青莲赋,独占江山谢朓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游猎篇

列骑晨出城,日照紫罗巾。

翩翩斗趫捷,翻身射行云。

野鼓何填填,泽火入层是。

右驰羽林郎,左旋龙武军。

不知中军谁,袍花紫锦麟。

细马驮妖姝,行厨罗天珍。

鼓吹振莽苍,帐幕蔽惊尘。

策骑出平原,呼鹰过重津。

飞捎鸧鹄阵,奔殪熊麋群。

中黄报举积,羽角车云屯。

仰兹皇图昌,游乐良及辰。

鸣桡载路转,清歌翻声新。

入门选胜客,夜宴金堂春。

形式: 乐府曲辞

双燕篇

双燕双飞尾涎涎,入阁穿帘每相见。

谁家绣幕黄金床,对此踌蹰空断肠。

春花秋月一回改,别去人间复相待。

遥天远海不作难,年年社日捲帘看。

荡子出门如汎梗,憔悴孤鸾镜中影。

形式: 乐府曲辞

春草谣

塘上草离离,照妾春罗衣。

待君君不来,满庭萤火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