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题龚翠岩中山出游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龚翠岩的形象和其出游的情境,表达了对龚翠岩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
首句“楚龚胸中墨如水”,以“墨如水”比喻龚翠岩的才思如同源源不断的墨水,形象地展现了他丰富的文学创作能力。接着,“零落江南发垂耳”描绘了龚翠岩在江南的生活状态,虽才华横溢却未得施展,岁月流逝,两鬓已斑白,暗示了他的命运多舛。
“文章汗马两无功”进一步强调了龚翠岩的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实现,无论是通过文章还是劳苦奔波,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痛哭乾坤遽如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龚翠岩命运的同情。
“恨翁不到天子傍”表达了对龚翠岩未能接近权力中心、施展抱负的遗憾。“阴风飒飒无辉光”则以自然景象象征龚翠岩在社会中的处境,暗示他的才华被埋没,光芒无法展现。
“翁也有笔同干将,貌取群怪驱不祥”赞扬了龚翠岩的才华如同干将宝剑,能够驱除邪恶,保护善良。“是心颇与馗相似,故遣麾斥如翁意”将龚翠岩比作正义的化身,表达了对他高尚人格的敬仰。
“不然毕状吾将憎,区区白日胡为至?”表达了对龚翠岩未能得到公正对待的愤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光明世界的渴望。“嗟哉咸淳人不识,夜夜宫中吹玉笛!”最后两句感叹于当时社会对龚翠岩才能的无知,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忽视,表达了对龚翠岩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龚翠岩形象的描绘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公正与美好事物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