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述怀》是明代文学家解缙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首联“闻道西羌路坦夷,三千里外一娥曦”,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想象与向往。西羌之地,路途遥远,但诗人却以“坦夷”二字形容,表达了对未知世界充满希望的态度。同时,“三千里外一娥曦”则巧妙地将距离与时间相联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颔联“奔忙南北寻常事,老大悲伤九十稀”,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将日常的奔波忙碌视为生活常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感慨愈发深切,尤其是对老年的哀伤,显得尤为稀少,暗示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
颈联“夜月书闱归梦远,秋风驿路雁声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夜月下的书斋,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追求;而远方的归梦,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秋风中的驿路与南飞的大雁,既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喻了人生的变迁与离别。
尾联“儒官莫恨文章误,中正和平好俟时”,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坚守与对社会和谐的期盼。面对可能因追求学问而带来的困扰或误解,诗人劝慰儒官们不必过于自责,而是应该保持内心的中正和平,等待时机的到来。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也是对社会秩序与和谐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述怀》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