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

柏舟两髦犹可仪,陶婴黄鹄曾双飞。

夫人为妇已头白,眼中未识君容辉。

自言生长大夫女,经史胸襟炳如炬。

父母有命儿有心,纵不言承已心许。

心期颉颃同一林,天教殊绝成辰参。

人生意气贵一诺,妾宁负天不负心。

妾父有男妾有姊,君家大夫只一子。

有妻于俗得立孤,无妻为殇终已矣。

素车白马入君门,繇来为义非为恩。

身安分命甘若荠,半生衣枕无啼痕。

当年十五今五十,嗣子成立皆有孙。

呜呼,男儿陷胸绝脰死容易,就义从容人所畏。

青闺冉冉盛年徂,谁能独宿终不渝。

千金之剑赠墓树,至今谈者犹区区,何况赠以千金躯。

乃知未仕报韩者,古今所以为丈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通过描述一位女子(区母)在面对家庭与个人情感冲突时的坚定选择和高尚情操,展现了其对承诺的坚守以及对道义的坚持。

诗的开篇“柏舟两髦犹可仪,陶婴黄鹄曾双飞”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区母比作柏舟,暗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引用了陶渊明和黄鹄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她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接着,“夫人为妇已头白,眼中未识君容辉”表达了区母作为妻子的忠诚与奉献,尽管岁月已逝,但心中始终铭记着对丈夫的承诺。

“自言生长大夫女,经史胸襟炳如炬”描绘了区母的学识与见识,她不仅出身名门,且饱读诗书,内心充满智慧与光芒。接下来的几句“父母有命儿有心,纵不言承已心许”表明了她对父母和丈夫的尊重与理解,即使没有明确的承诺,内心也早已认同并准备承担起责任。

“心期颉颃同一林,天教殊绝成辰参”体现了区母与丈夫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命运的安排使他们成为彼此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她强调“人生意气贵一诺,妾宁负天不负心”,表明了她对承诺的重视,宁愿承受外界的误解或牺牲,也不愿违背内心的信念。

“妾父有男妾有姊,君家大夫只一子。有妻于俗得立孤,无妻为殇终已矣”这一段则反映了区母在家族责任与个人幸福之间的抉择,她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以确保家族的延续。她以“素车白马入君门,繇来为义非为恩”的决绝态度,展现了她对道义的坚守,而非单纯基于情感或利益的考量。

最后,“身安分命甘若荠,半生衣枕无啼痕”表达了区母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平静与坚韧,她甘愿接受命运的安排,即使在困难中也未曾有过悲伤的泪水。她的人生从15岁到50岁,见证了儿子的成长与家庭的繁荣,这不仅是对个人牺牲的回报,也是对家族传承的贡献。

“鸣呼,男儿陷胸绝脰死容易,就义从容人所畏”通过对比男性的轻率与区母的从容,突出了女性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勇气与智慧。而“青闺冉冉盛年徂,谁能独宿终不渝”则强调了区母在青春流逝中对爱情与承诺的坚守。

“千金之剑赠墓树,至今谈者犹区区,何况赠以千金躯”通过描述区母的牺牲,以及后世对她行为的赞誉,进一步凸显了她的高尚情操。最后,“乃知未仕报韩者,古今所以为丈夫”则总结了区母的行为是对传统男性角色的一种超越,她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真正的“丈夫”精神。

综上所述,《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区母在复杂社会背景下对家庭、爱情、道义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践行,是一首赞美女性美德与牺牲精神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王华姜哀词

大风覆鸟巢,有雏东南飞。

妾生始三朝,将军陷重围。

臣忠子孝死,父兄同日糜。

城中数万人,斩掠无一遗。

男为刀下肉,女为爨下泥。

阿母任夫人,毁貌为僮奚。

纳妾于中怀,祝天儿勿啼。

诚祷理或应,凶祸中脱离。

奔走依诸姑,不幸先而摧。

丈人为侯公,孤子未及期。

抱儿揖阿母,愿得相提携。

阿母左乳儿,右手与妾乳。

中间缀两泪,不绝陨如雨。

六岁教妾书,八岁教针缕。

十四女工成,馀巧及弦柱。

生世本将家,上马殊跋扈。

秋千及围棋,事事过俦伍。

阿母虽暂欢,亦约之规矩。

时时垂训言,言言称阿父。

十七母捐背,妾念不欲生。

阿母与父兄,节烈当谁明。

食则忘酸咸,衣则忘炎凉。

忍死待须臾,岂复有他望。

侯公后夫人,有弟曰赵公。

结客满天下,好义为士雄。

建牙古雁门,白马如游龙。

侯公家固原,音问时交通。

闻有代州骑,欢跃趋堂中。

玉帛杂遝陈,箫鼓何逢逢。

姊妹私相语,此事来何从。

侯公发书喜,顾妾言从容。

阿舅为汝媒,嘉礼今来降。

云有屈氏郎,才妙时无双。

闻命掩耳走,面颊为之红。

良吉既有期,妾岂得自专。

兼云盛文藻,私心亦惬焉。

先君与母兄,庶几藉言传。

固原至代州,长途弥三千。

后车载帐幕,导骑明旌旃。

和铃鸣我侧,悲笳纷我前。

与君为兄弟,恩义相缠绵。

方君读经史,为君缉韦编。

方君弄柔翰,为君拂华笺。

君歌妾按节,君琴妾操缦。

君行妾接迹,君立妾比肩。

当坐共茵缛,当酒共杯棬。

当镜共形影,当食共芳鲜。

当烛共更漏,当月共棂轩。

于梦共所适,于心同所怜。

君母在岭南,妾得不言旋。

北风缩马毛,驱之出雁门。

产女未弥月,怀中尝苦寒。

忆我初生时,念母涕涟涟。

北首出云州,东路从幽燕。

柁舟下直沽,天冻泽腹坚。

水工日椎凿,冰利舟为穿。

挥鞭历齐鲁,南渡逾长川。

时登秦淮上,怅望东南天。

烹我榆肉羹,开我蒲桃尊。

为君慰劳倦,中夜鸣清弦。

东南诚水国,舟路多洄沿。

举首辄触篷,引足即抵舷。

妾本鞍马人,动止颇非便。

炎洲况蒸湿,恒虑不自全。

既至见君姑,霜鬓无一玄。

子妇堂下拜,姑喜倍万千。

鸡鸣天欲晨,妾起拭衣巾。

上堂问安否,下堂膳羞珍。

承志于未形,纤细敢不勤。

小姑与叔姒,爱我逾所亲。

君家朋好多,一一皆令闻。

切磋及文笔,相与期千春。

从容论前烈,及我先将军。

每从壁后听,慰幸窃自安。

苟活二十年,微愿今获伸。

昔我母夫人,同穴情所敦。

岂不以妾故,忍死为后殉。

男生图嗣续,女生亦何云。

但令父母兄,大义炳无泯。

妾敢恋今乐,而忘昔苦辛。

赋命固有涯,皇天良不仁。

既孕不终育,凶疾婴其身。

上负七十姑,供养谁朝昏。

下顾所怜女,肝心毒如焚。

鬼伯一相催,欲留终无因。

愿君垂令名,妾下报二人。

形式: 古风

赠别

彩凤初育羽,高梧方引枝。

赠君如白玉,追琢在今时。

极浦对遥夜,新知还远离。

平生颇自惜,衰苶已如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寻家中洲于雁水庵先寄以诗

十载无双鲤,三秋在五羊。

客居闻傍柳,诗梦每临塘。

举世推能手,终身泣雁行。

不知违侍从,玄鬓几经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麦叔夏斋中作

小园深巷里,一岁一来过。

花木自春色,其如长叹何。

命知休百念,老识保元和。

复有闲身累,留连苦不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