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名为《寻家中洲于雁水庵先寄以诗》。诗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联“十载无双鲤,三秋在五羊”描绘了诗人离家十年之久,未能与亲人团聚的情景。双鲤象征着远方的亲人,而“三秋在五羊”则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只能在秋天这个季节感受到家乡的气息。
颔联“客居闻傍柳,诗梦每临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他听到了柳树旁的风声,仿佛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的池塘边,通过诗歌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颈联“举世推能手,终身泣雁行”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他自认为是举世公认的能手,但同时也为家族的衰落而感到悲痛,特别是家族中的长辈相继离世,让他深感岁月无情。
尾联“不知违侍从,玄鬓几经霜”表达了诗人对失去陪伴的哀伤。他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回到侍奉长辈的身边,自己的黑发已经经历了多少次霜白,时间的流逝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家族兴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