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卫别驾

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

昏沈天竺看经眼,萧索净名老病心。

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

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拂晓时分,我踏着木屐回到深山中的岳寺,常常想起在东林寺与道友相聚的日子。
在昏暗的天竺寺中,我专注于经文,心中充满寂寥和病态的思绪。
层层云雾覆盖在山岭之上,松树下的苔藓点点,增添了环境的清冷。
我知道你已经超越常人,领悟了空的真谛,悠然漫步在小径上,怀抱素琴享受宁静。

注释

晓屐:清晨的木屐。
归来:返回。
岳寺:深山寺庙。
道侣:修行的同伴。
天竺:古印度。
经眼:专注经文。
萧索:寂寥。
净名:寺庙名。
老病心:病态的心境。
云盖:云层。
陇首:山岭顶部。
苔花:青苔上的花朵。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
超达:超越常人。
悟空旨:领悟空的真谛。
三径:隐士的小路。
素琴:无装饰的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之士在深山寺庙中的生活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己超脱世俗的悟性。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如“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山林环境。

“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返回深邃的岳庙之中,对于与同道之人的聚会怀有深情。"昏沈天竺看经眼,萧索净名老病心"则透露出诗人常年研读佛经,内心清净而又有些许的忧愁,这种忧愁可能源于身体的不适或是精神上的孤独。

“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这些景象描写极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看见层叠的云朵在山头飘过,以及细小的苔花在松林间散布。

“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最后两句则显示了诗人的高远胸怀和对友人的理解。"三径"指的是田园、山林、佛道等清净之地,诗人通过抱着素琴(未上色彩的琴,即简单质朴的生活)在这些地方闲适地行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友情和精神世界的珍视。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太常王少卿

别后西风起,新蝉坐卧闻。

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

雅饮纯和气,清吟冰雪文。

想思重回首,梧叶下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惜花

未会春风意,开君又落君。

一年今烂熳,几日便缤纷。

别艳那堪赏,馀香不忍闻。

尊前恨无语,应解作朝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谒翰林刘学士不遇

梦绕清华宴地深,洞宫横锁晓沈沈。

鹏飞碧海终难见,鹤入青霄岂易寻。

六尺羁魂迷定止,两行愁血谢知音。

平生只耻凌风翼,随得鸣珂上禁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隋堤柳

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