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柳

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曾经伴随龙舟轻拂翠绿的华盖,至今仍怀着遗憾倚靠在天边。
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都未曾察觉杨柳已换成了李花。
背对阳光的古老树荫从北面枯萎,随波逐流的稀疏倒影向南倾斜。
每年只有晴朗的风带来便利,我远远地为雷塘送去雪花的问候。

注释

曾:曾经。
傍:靠近。
龙舟:古代帝王出行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船。
翠华:翠绿的华盖,代指龙舟上的装饰。
凝恨:满怀遗憾。
天涯:天边。
春色:春天的景色。
秋色:秋天的景色。
杨家:杨柳。
李家:李树。
背日:背对太阳。
古阴:古老的树荫。
北朽:向北枯萎。
逐波:随着水流。
疏影:稀疏的倒影。
南斜:向南倾斜。
年年:每年。
晴风:晴朗的风。
雷塘:地名,可能有特定的历史或文化意义。
送雪花:送来雪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两句,通过对过往乘舟行进于碧绿如织的柳树之间的情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忘怀的心情。"至今凝恨"四字,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一句,则通过季节更迭中柳树颜色的变化,暗示了时间流转和世事无常。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同一种景物,由于时光的流逝,也难以辨识其原本面貌。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一句,描绘了柳树随着太阳移动而投射出的影子变化,从北向南缓缓移动。这里的“背日”、“逐波”生动地展现了光与影的自然舞蹈。

最后两句"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每年春天和煦风光的期待,以及对于远方雷塘送来雪花的憧憬。这里的“晴风”、“送雪花”,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寄寓着诗人的情感和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生长变化的细致观察,抒写了诗人对于流年、世事无常以及美好时光难以永恒的深刻感慨。同时,诗中充满了动人的意象和柔美的情怀,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咏柳之作。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怀

万古交驰一片尘,思量名利孰如身。

长疑好事皆虚事,却恐闲人是贵人。

老逐少来终不放,辱随荣后直须匀。

劝君不用誇头角,梦里输赢总未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禅林寺作寄刘书记

坐近松风骨自寒,茅斋直拶白云边。

玄关不闭何人到,此事谁论在佛先。

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

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刘书记见赠

吟近秋光思不穷,酷探骚雅愧无功。

茫然心苦千篇拙,瞑坐神凝万象空。

月上开襟当北户,竹边回首揖西风。

知音频有新诗赠,白雪纷纷落郢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落花

落拓东风不藉春,吹开吹谢两何因。

当时曾见笑筵主,今日自为行路尘。

颜色却还天上女,馨香留与世间人。

明年寒食重相见,零泪无端又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