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翠岩丈室

别移宝所出埃尘,无限金光欲照人。

斤斧不惊龙象伏,栋梁特地水云新。

千峰坐断人间路,一榻分来月里身。

更看须弥师子座,未饶摩诘妙通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不要让珍贵的东西沾染尘埃,无尽的金色光芒仿佛要照亮世人。
不用斤斧惊扰沉睡的龙象,新建的栋梁格外清新如水云之间。
千座山峰阻断了尘世的道路,一张榻位上分得月影如身。
再看那须弥山和狮子座,也不及王维的诗才神妙无比。

注释

宝所:珍贵的地方。
埃尘:尘埃。
金光:金色光芒。
斤斧:砍伐工具。
龙象:比喻高大威猛的事物。
栋梁:房屋的主要结构。
水云新:清新如水云。
千峰:众多山峰。
一榻:一张榻位。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象征宇宙中心。
师子座:狮子座,星座之一。
摩诘:唐代诗人王维的字。
妙通神:极其精妙,有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的《题翠岩丈室》,通过对翠岩丈室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别移宝所出埃尘”,表达了丈室从世俗环境中独立出来,如同珍宝远离尘垢,暗示了其清幽与神圣。次句“无限金光欲照人”,运用比喻,形容丈室内的光辉如同金色光芒,照亮人心,传递出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启示。

第三句“斤斧不惊龙象伏”,通过“斤斧”与“龙象”对比,赞美了丈室的宁静,即使日常劳作的痕迹也未能打扰其内在的祥和。第四句“栋梁特地水云新”,进一步描绘了丈室周围环境的清新自然,仿佛置身于水云之间,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第五句“千峰坐断人间路”,以千峰象征高远的境界,暗示了丈室所在之地超然于尘世纷扰之外。最后一句“一榻分来月里身”,借月光洒落丈室,烘托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联想到禅定修行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翠岩丈室的宁静、灵性和超脱,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内心启示,体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再游天童山回吴与权诸友夜集

太白崭岩几百尺,仙人一去无消息。

临云时复倚栏干,独看千峰万峰碧。

昨夜长须城里回,报道湖上秋风来。

醉园雨过月台冷,篱根白菊看看开。

却杖青藜趁流水,目送征鸿下山觜。

蓬船荅浪绕丛芦,咫尺烟汀几万里。

忽见江头江月白,纷纷笑语城东陌。

一尊此酒一枰棋,未到懒堂犹是客。

形式: 古风

芦山寺(其七)

江云扶雨暖溶溶,来往东西只信风。

早晚晴阴浑不定,青山半在有无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赤陇山

野草如排戟,山花似列屏。

维舟一登览,误入小蓬瀛。

形式: 五言绝句

净居寺

老厌冠盖场,万事不挂耳。

时与林閒人,静话无生理。

却闻钱长官,只饮净居水。

使我夜不眠,灯花亦欢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