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提葫芦,沽美酒。舞春风,卧花柳。
且作醉乡游,此身非我有。
与君看取垄头坟,人在谁知不长久。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种种境遇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首句“提葫芦,沽美酒”描绘了一幅饮酒作乐的画面,葫芦是古代常见的饮酒器具,而“沽美酒”则意味着不惜代价追求生活的乐趣。接着,“舞春风,卧花柳”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放纵和享受自然的场景,春风轻拂,花柳摇曳,仿佛在邀请人们尽情舞蹈和休憩。
“且作醉乡游,此身非我有”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在醉乡中游历,似乎可以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但又意识到这并非真正的自我掌控,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知性。最后,“与君看取垄头坟,人在谁知不长久”更是直击人心,通过墓地的景象提醒人们生命终将逝去,无论生前如何辉煌或平凡,最终都将归于尘土,强调了珍惜当下、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对死亡的思考,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既展现了人生的欢乐与自由,也蕴含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反思。
不详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眼看嘉木斧斤摧,竹路凄凉孰不哀。
高论每闻前席听,谠言曾欲挽裾回。
膏销果见龚生夭,刍奠空悲徐孺来。
儒效俗传今若此,苍苍福善竟悠哉。
但爱窗间冬日暖,不知门外北风凉。
谁云两州牧,择笏望辕门。
渠亦髭须好,公今德义尊。
青山锁断红尘路,石柱干霄藏洞府。
老蛟据窟不可窥,千古流泉替渠舞。
真墟容我辄跻攀,心旷方知白日閒。
飞仙一去忽已远,坐对松梢云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