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艮斋

眼看嘉木斧斤摧,竹路凄凉孰不哀。

高论每闻前席听,谠言曾欲挽裾回。

膏销果见龚生夭,刍奠空悲徐孺来。

儒效俗传今若此,苍苍福善竟悠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薛艮斋》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对其人品及贡献的追忆。

首句“眼看嘉木斧斤摧”,以“嘉木”象征逝者之德行与才华,而“斧斤摧”则形象地描绘出其生命的终结,令人感伤。接着,“竹路凄凉孰不哀”一句,将逝者之路比作竹林小径,渲染出一种凄清与哀愁的氛围,强调了人们对逝者的共同哀悼之情。

“高论每闻前席听,谠言曾欲挽裾回”两句,赞扬逝者在世时的言论与行为,不仅受到重视(“前席听”),更体现了其正直谏言的影响力(“挽裾回”)。通过这些正面评价,凸显了逝者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膏销果见龚生夭,刍奠空悲徐孺来”中,“膏销”与“龚生夭”对应,暗示逝者如龚自珍般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命运;“刍奠”与“徐孺来”相对,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怀念。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对逝者不幸命运的感慨。

最后,“儒效俗传今若此,苍苍福善竟悠哉”总结了对逝者在儒家道德与社会贡献上的思考。一方面,感叹当前社会对儒学效果的普遍认知似乎并不乐观;另一方面,表达了对逝者福泽与善行最终能否得到应有回报的疑问,流露出对公正与善良价值的深沉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评价,既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蕴含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对道德价值的探讨。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但爱窗间冬日暖,不知门外北风凉。

形式: 押[阳]韵

和朱晦庵

谁云两州牧,择笏望辕门。

渠亦髭须好,公今德义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洞霄宫

青山锁断红尘路,石柱干霄藏洞府。

老蛟据窟不可窥,千古流泉替渠舞。

真墟容我辄跻攀,心旷方知白日閒。

飞仙一去忽已远,坐对松梢云往还。

形式: 古风

游洪阳洞(其一)

朝来拔脚尘埃底,共访人间小有天。

唤醒几年朱墨梦,胸中丘壑故依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