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其八)马当山

湖软江雄,追飞自东。天龙下制,岁久难同。

因思马力,俾山立功。锡形汗潴,秋骊春骢。

饮之满腹,策之驱风。羁络烟水,吸吐蜺虹。

千里伏枥,万载行空。维江与汉,会势其中。

崩腾迅激,将为马穷。吁嗟马兮,惟力之冯。

既食人禄,遑恤我躬。吁嗟马兮,惟力之终。

形式: 四言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马为题,描绘了马的特性与作用,以及对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马的力量、速度与自由。

首先,诗开篇“湖软江雄,追飞自东”,以“湖软”与“江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马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驰骋的场景。接着,“天龙下制,岁久难同”,通过将马比作天龙,强调了马的力量与速度,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因思马力,俾山立功”一句,进一步赞美了马的力量,将其与山岳相提并论,表现出马不仅能在平地上奔驰,也能在高山峻岭间发挥作用。接下来,“锡形汗潴,秋骊春骢”则通过马的不同形态和季节的变化,展现了马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饮之满腹,策之驱风”描绘了马在奔跑时的豪迈姿态,仿佛能驾驭风力,展现出马的速度与力量。“羁络烟水,吸吐蜺虹”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马在广阔的水域中自由呼吸,与天空中的彩虹相互映衬,展现出马的自由与美丽。

“千里伏枥,万载行空”表达了马即使在休息时也保持着奔跑的姿态,即使在时间的长河中也永不停歇的精神。最后,“维江与汉,会势其中。崩腾迅激,将为马穷”则以长江与汉江交汇的壮丽景象,象征着马的力量与速度,同时也预示着马的最终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马的描绘,不仅赞美了马的力量与速度,更蕴含了对自由、力量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四章

八月秋风,在河在嵩。我思之人,天中水中。

之人未从,我心忡忡。彼何人兮,秋其可同。

秋风既清,苇秀绩成。我思之人,如裳如缨。

缁衣未迎,授衣有惊。岂曰无衣,与女同籯。

秋风既肃,壶断枣剥。我思之人,如胸如腹。

之人未谷,逝敢谋独。岂曰无谋,惟心惟目。

秋风吹兮,秋日微兮。苍苍蒹葭,白露肥兮。

我心伤悲,旦夕飞兮。蒹葭在水,秋未违兮。

伊人在水,秋未归兮。

形式: 四言诗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其七)

公车留滞已多年,卞璧逢时镜复圆。

雌守何妨居众后,功成毕竟伏天前。

丹头九转迎仙至,文笔七层得宝还。

寄语后来诸俊杰,河山共證莫言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其八)

五龙间业未逢年,铁砚磨穿几缺圆。

诚意关头寻锁钥,鸡鸣气候著鞭前。

补天有志炼神石,造塔功完得大还。

自信寸心堪贯日,愚公言下看山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其九)

子房辟谷志延年,我亦从游功未圆。

将入天台寻石路,先登峰顶望关前。

逢僧竹院谈空色,度曲宾筵听往还。

身寄烟霞星斗近,达人观化任推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