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庆游讷齐以梅为寿九月三十

隔云一雁衔秋去。苏堤上、听得游人相语。

疏影暗香中,谁与花为主。满目有山无限意。

跨白鹤、云霄飞舞。飞舞。正断桥流水,苍苔生处。

应羡地暖江南,近小春时节,南枝先吐。

人似此花清,人比花尤苦。移向樽前须识取。

只许与、松篁为侣。为侣。待金鼎调羹,百花红紫。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情感流露。

“隔云一雁衔秋去”开篇即以高远的视角捕捉到天际的一只大雁,在云端飞翔,带着秋意远去,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苏堤上、听得游人相语”则将视角转移到人间,诗人在古堤上聆听着行人们的交谈,这里的“苏堤”可能指的是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如苏堤春晓,这增添了一份文化的厚重感。

接下来的“疏影暗香中,谁与花为主”则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庭院场景,阳光透过树梢投在花间,散发出淡淡的花香。在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在这宁静的自然界中,究竟是谁与花儿为伴?这是对生命和存在的一种思考。

“满目有山无限意”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山川时内心的感慨,这里的“无限意”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悟。

“跨白鹤、云霄飞舞。飞舞。”则是对自由灵魂的一种描绘,白鹤象征着纯洁和高洁,它在云端飞翔,宛如诗人心中的理想自我,在无边的天地间翱翔。

“正断桥流水,苍苔生处。”这里的“断桥”可能是指一座被废弃或毁坏的古桥,而“苍苔生处”则表明时间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这两者交织出了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哀愁的画面。

“应羡地暖江南,近小春时节,南枝先吐。”诗人赞美江南地区温暖的气候和早到的春意,这里的“应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羡慕,而“南枝先吐”则是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写。

“人似此花清,人比花尤苦。”诗人通过比较人与花朵,表达了对人类境遇的感慨。虽然花朵清新脱俗,但人的命运却更加复杂和痛苦,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悟。

“移向樽前须识取”可能是在劝告读者或是诗人自己,在面对美好事物时要有所选择和把握。而“只许与、松篁为侣。为侣。”则表达了对自然界中一些坚强生长之物(如松树)的赞赏,诗人希望能像这些生灵一样,与它们成为伙伴。

最后,“待金鼎调羹,百花红紫”描绘了一幅盛宴场景,金鼎烹制美味佳肴,而“百花红紫”则是对春天丰富多彩景象的赞颂。这既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可能隐喻着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哲思,是一篇融合了景物写生、情感抒发和生活哲学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真珠帘

把酒祝东君,愿与花枝长为主。

形式: 押[麌]韵

真珠髻.红梅

重重山外,苒苒流光,又是残冬时节。

小园幽径,池边楼畔,翠木嫩条春别。

纤蕊轻苞,粉萼染、猩猩鲜血。

乍几日,好景和风,次第一齐催发。天然香艳殊绝。

比双成皎皎,倍增芳洁。

去年因遇东归使,指远恨、意曾攀折。

岂谓浮云,终不放、满枝明月。

但叹息,时饮金钟,更绕丛丛繁雪。

形式: 词牌: 真珠髻

破字令

缥缈三山岛。十万岁、方分昏晓。

春风开遍碧桃花,为东君一笑。祥飙暂引香尘到。

祝高龄、后天难老。瑞烟散碧,归云弄暖,一声长啸。

形式: 词牌: 破字令

秦楼月/忆秦娥(其二)

□□□。□□□□□□□。□□□。

□□□□,□□□□。白鸥飞下屏山曲。

行人点破秋郊绿。秋郊绿。细看重咏,怎生得足。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