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门

叠嶂回环处,桃源恐在兹。

云从马足起,藤向树头垂。

涧水喧迎客,岩花笑索诗。

殷勤留姓字,记我独来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秘而幽静的山林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首联“叠嶂回环处,桃源恐在兹”以“叠嶂”和“回环”描绘出山峦连绵、曲折环绕的景象,暗示着此处可能隐藏着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神秘之地。桃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这里借以表达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颔联“云从马足起,藤向树头垂”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藤蔓垂挂的生动场景。马足起云,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云雾随行人的脚步而生起的情景,也暗含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和谐共存的关系;藤向树头垂,则是植物生长的自然状态,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颈联“涧水喧迎客,岩花笑索诗”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涧水潺潺,仿佛在热烈欢迎来访的客人,岩花则似乎在欢笑中邀请诗人留下诗篇。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尾联“殷勤留姓字,记我独来时”则是诗人的自我抒怀,他希望在山林中留下自己的名字,纪念这次独自探访的经历。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个人独特体验的珍视,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成功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美好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一)

径转孤峰外,霞明仙苑边。

瑶华开几世,丹灶闭多年。

洞古云长合,堂虚日独悬。

登临有王烈,共咏紫芝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二)

逸思驾天风,飘飖出半空。

山川云日里,楼阁画图中。

洞隐千年鹿,潭飞万里鸿。

平生慕仙迹,此地即崆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三)

金扉凌倒景,玉女俨层台。

地静人同鹤,峰奇锦作苔。

乱云行处起,清吹坐中来。

仙驾杳不至,谁将宝箓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四)

山晚鸟犹吟,穷幽此日心。

危途愁作客,胜境欲抽簪。

紫涧松风满,瑶坛花雾深。

归来应梦到,缥缈翠云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