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蕉

画图曾见雪中蕉,何事秋深尔便凋。

应与愁人同一处,隔窗频度可怜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败蕉》由清代诗人高龄所作,通过描绘秋日里蕉叶凋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慨。

首句“画图曾见雪中蕉”,诗人以回忆的方式,想象着在画中见过雪中的芭蕉,暗示了芭蕉虽生长于热带,却也能在严寒中坚韧不拔的形象。接着,“何事秋深尔便凋”一句,转折点明主题,提出疑问:为何到了秋天,芭蕉就如此迅速地凋零了呢?这一问,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叹。

“应与愁人同一处,隔窗频度可怜宵。”最后两句,诗人将芭蕉的凋零与“愁人”联系起来,仿佛芭蕉的衰败是与那些内心忧愁的人共鸣的。这里的“可怜宵”,既指夜晚的凄凉,也象征着人生的苦短与无常。诗人通过芭蕉的凋零,寄托了对时光易逝、生命脆弱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在生活重压下感到孤独和哀愁之人的同情。

整首诗借物抒情,以芭蕉为载体,寓言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世事的无常,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情感真挚而动人。

收录诗词(3)

高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九前一日江头夜泊

萧散楼船客,烟波送夕曛。

江声喧静夜,旅况冷孤云。

好句愁中得,疏钟梦后闻。

龙山朝可望,吾独愧参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

兴废非偶然,当年事犹昨。

只今久沦灭,屈指频惊愕。

废池春草封,古蔓残碑络。

青山独无恙,空翠向人落。

我欲共素心,卜此山居乐。

回念山中人,高风久不作。

俯仰竟茫茫,斜阳没村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石浪庵山楼社集分体分韵得七律青字

值杖层波挂酒瓶,春风良会屐初停。

楼高百尺虚窗白,浪涌千重列岫青。

闲就客吟泉上石,话同僧过竹边亭。

醉于马上乘船过,松外春涛万古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冬日早渡柳园口

水浅流还急,寒轻冻未凝。

树迷三里雾,澌走一河冰。

断岸心多怯,中流感忽增。

何时春涨发,破浪借风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