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

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

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

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

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

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青蓑。

自笑亦华发,三叹吊岩阿。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源的《水调歌头》,其中融合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开篇“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忆与重返现场时的心境变化。

接着,“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描写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其中“双台双峙”指的是两座山峰或建筑物的对峙,而“空翠”则形容了清澈见底的绿水与天际相接的壮观。这些自然景象在诗人眼中宛如一幅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这几句是对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或事件的提及和赞誉,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敬仰。这里的“先生高节”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高洁之士,而“激起清风千古”则表明其影响力持久不衰。

“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中,“矫首”形容了诗人仰望天际的姿态,而“烟树翠婆娑”则是对远处山峦在薄雾中的迷离景象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这里诗人描述了一个繁忙的码头场景,许多船只来往,人们对于战争的残酷现实感到震惊,但仍旧准备着投入战斗。

“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青蓑。”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矶边泉石”可能指的是幽静的山间泉水与岩石,而“别有壶中天地”则是比喻隐逸之境如同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最后,"烟雨一青蓑"形容了在细雨迷雾中的自然景象,如同覆盖一切的绿色。

最后,“自笑亦华发,三叹吊岩阿。”诗人自嘲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但依旧对那山石之美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对自然之美的不离不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

刘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赠一绝

粉白朱红翡翠翘,汉宫等级不相饶。

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辞更抱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一)

伯劳东翥燕西飞,又报黄姑织女期。

天帝聘钱还得否,晋人求富是虚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二)

华寝星陈夜未央,明河奕奕度神光。

一年暂得停机杼,不柰秋虫促织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五)

琥车芝驾俨清秋,微雨侵宵助涕流。

人世莫嗟离恨苦,却应天上更悠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